鲁迅曾经说过:“自由固不是金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自由”是多么诱惑人的两个字。对于监狱里的人来说,自由是他们重生的希望;对于辛勤工作的人来说,是他们放下工作,享受生活的开始。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自由又是什么呢?
经常听爸爸妈妈们讲述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的他们放学后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可以在草坪上肆意地翻滚,没有重如泰山的作业,更没有占用休息时间去上的课后班。每次听他们描述这些,我都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好像眼前也出现了这样一片乐土,让我自由地展翅飞翔。但是,他们却经常反过来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什么活都不用干,吃着高档次的自助餐,穿着各种品牌服装,每天车接车送。听到这种话时,我都会立即反驳道:“我不要这种幸福,这种幸福在我眼中分文不值。它让我感觉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任由人摆布,让我感觉不自在。我渴望自由,我想获得自由!”
每天走在上学的路上,我都会抬头仰望天空,看那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小鸟,他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嘲笑我,也似乎在为我感到悲伤。我知道,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一代孩子比一代孩子累,但是孩子也是人呀,他们不是机器,不能一天24小时无休止的工作。我想像天上的小鸟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但我不会那么贪婪,我想要的只是给我一些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还我一些属于我的自由。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也飞不高。”我需要自由,我要拥有自由,我觉得给予我自由是唯一能有效激励我学习进步的动力。好吧,为了自由,我拼了!
自由,我恨不得现在就要去找你,自由,你看见我了吗,我在向你挥手!
家乡的味道是不可复制的,有些味道唯有在家乡吃,才最地道。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靠水的地方,自然鱼就多,于是在我们家乡,大家就会想出许多花样来吃鱼,而最受欢迎的要数鱼饺汤了,这是用切成薄片的鱼肉做皮,将肉馅填入鱼片中,做成饺子的形状的美食。每次只要它上了餐桌,都会一扫而空。
又到了一年团圆时,外出一年的亲人们都在过年时回来了,家族里热闹了起来,团圆饭自然必不可少。一道道可口的饭菜陆续上桌,我们也陆续落座,当那一大盆压轴的鱼饺汤上桌,我们小辈们的眼都直了:我起身去闻那飘出的香味,离我最远的表哥也伸直了脖子张望,旁边那刚牙牙学语的妹妹也一直叫着:“饺饺,饺饺……”姑姑看着我们这着急的样子,边笑边给我们发着碗筷:“小馋猫们,都别急……”
筷子一到手我们就都直奔鱼饺,大厨奶奶见状,说道:“别抢,别抢,还有呢!知道你们爱吃,我做了两大碗呢。”从广东工作回来的姑姑也最爱吃鱼饺,一边吃着,一边回味:“好久没有吃到这个味道了,太香了!”“是啊!就在奶奶这儿能吃到这么正宗的鱼饺!”我也连连称赞。你一筷子我一勺的,很快一大碗鱼饺就被扫荡一空,连汤都没剩。这两大碗也不够我们吃的呀!
团圆的餐桌上除了吃饭,也是大伙儿交流做饭的的好地方。这不,妈妈就和奶奶聊了起来:
“我在北京也给女娃做过鱼饺,可她就说没您做的好吃。感觉少了点儿味道,您有什么秘方?传授传授吧。”
“我哪儿有什么秘方呀,就是用咱们这水里的鱼,厨房的料呀!”奶奶边说边笑着,“恐怕就是这一年到头你们总想着、盼着我这一口吧。看着你们吃的开心我也高兴。”
在一旁的我听罢,心中了然,也许这就是水乡的鱼味,这就是亲人的牵挂味。
饺子是团圆的象征,一张皮子将思念、期盼、等待、合欢都包了进去。一家人在此时聚集到一起,两碗鱼饺在此地传递着最美好的团圆。新的一年,就在这热闹的团圆饭中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