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难以忘怀作文6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55

忘不掉的是那个黑黢黢又迷人的黑夜,忘不掉的是那个冰蓝的、小巧的流萤,忘不掉的是那淳朴的、灿烂的童年生活……

记得小时候,我还像个野孩子时,有那么一群小伙伴们天天围着转,每天都不会闲着。但是最好玩的,也是最难忘的莫过于那个夜晚。

皎洁的月亮渐渐地踩着阶梯,爬上了树梢,屋瓦上的黑砖也变得亮了,好似一切都被月亮打搅似的。有那么一群小伙伴们拾着工具在我家庭院等我,一个个急得乱蹦乱跳。我便踩着鞋跟,一瘸一拐地走出家门。

几个小伙伴像做贼似的往草堆里扎,用纸堵住耳朵,开始商议着计划……过了许久,有一处微弱的光从我们眼前飞过,我们一齐惊叫:“是萤火虫。”大伙儿拍拍屁股站起来便猛地扑上去,谁知落了个空,还啃了几口草。

月色悄悄地洒在了这几只“皮猴”的身上……

我打开瓶盖,将瓶子横置过来,再开始去找萤火虫。我轻轻拨开草堆,一只萤火虫便被我逮个正着,放进瓶中。细看,小巧玲珑,身上的光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我对这位玲珑般的女子着了迷,开始疯狂地去找她的“新郎。”我的那一群小伙伴们没有几个抓到萤火虫,便去草堆里找虫儿去了,一颗颗收不住的好奇心。天上闪烁的不仅仅是陪伴黑夜的星星,也是陪伴我们的朵朵流萤……

我忘不掉的乡村风光,忘不掉的黑夜,忘不掉的流萤……我曾问过城市的孩子有谁见过萤火虫,答案永远是唯一的,没有!不是说现在没有流萤,而是说现在的人们都沉浸在信息的时代,不去发现身边蕴藏的美。

现在的人们已经脱离了现实,就连孩子们的好奇心也丢失了。曾经的他们会看见一朵花上缀着露珠会说:“花哭了。”至今我也未听说过这样的话。

流萤,黑夜,你竟在何方?

一直很讨厌对于当代艺术的过分解读,挖空心思去想这件作品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红色就往生命力方向解剖,蓝色就结合艺术家生平讲忧郁,白色即艺术家表达一种万物皆空的哲学。这样的艺术让人头疼。我始终觉得不要谈什么意义,意义毕竟是轻盈的。我们只要欣赏和感受这件作品带给你的东西,好与不好,妙与不妙,评判的权力在于你自己。

人与艺术自古以来便不止于任何体现形式的束缚与禁锢。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只能片面狭隘地传达人的思想,而单凭一个人又绝无一个可以诠释“艺术”这一东西的。就像灵魂与思想这东西,向来是摸不透道不明的。

艺术与人

艺术于人来说,可谓一个出口。艺术由人创造,由人发展,再由自己的见解融合回旋,升华至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从熟知变为莫测,从可感知化为自由。千百年来的艺术,也从昔日的泥古、墨守陈规发展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与层次化。越来越多的人在世俗中抽离投入艺术,弃置自己应在尘世完成的那些任务,若你不能理解,倒也无谓。因为他们本身即与艺术融为一体,艺术成为了他们的抽象概念,而他们则是艺术的具化。

如王小波在《用一生来学习艺术》所说:“我没有读过大学的中文系,所以孤陋寡闻。但我认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杜拉斯,感谢王道乾和穆旦——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艺术在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会使人更加趋近于自我和本真。

此时,倒不如说是艺术创造了人类。

人与艺术

人不能完全懂得艺术,这是需要去承认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过多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往往这份思想和情感是不能被复制的。能被理解的艺术,不过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亦或带动一种风尚罢了。佯装懂得,甚至是曲解艺术,用艺术来伪装自己轻脆的驱壳,这便是令人嗤之以鼻的了。

艺术本就不需要被人全盘接受,懂得人自然懂得,这是强求不来的。而如今这“泛浪漫”的艺术,常常也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人们只是在为自己的虚荣贪图贴上了“艺术”的假面。而在这极易变换的名利场上,“艺术”的定义也逐渐为统治、为潮流所服务。“不能贯彻真理,是因为被眼前的表象蒙蔽了双眼,把海市蜃楼当做了永恒宫殿。”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的话,倒也能诠释这一道理。

于我来说,艺术重在体验。去电影节看新锐的艺术片,去展览中心享受很个性的艺术家作品,至于能不能理解成为了很次要的东西,因为艺术本来就是闲散而美丽的。她的迷人在于未知、生涩和个体个性的解读。“一个短暂的开始,一个仓促的结尾,一个缓慢而冗长的过程——艺术里面充满了未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东西”不要说艺术短暂,也不要说艺术长久,它们只是服从了自己内在的力量,在最恰当的时候,闪出最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