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曹文轩的书《草房子》和电影版的《草房子》之后,我想说说它们的不同。
首先,曹文轩书中的桑桑是个很调皮的孩子。摘掉父母的蚊帐去捞鱼,结果惩罚是睡觉的时候没有蚊帐,被咬的浑身是包;把碗柜改成鸽笼,还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好事,结果换来结结实实的一顿打;为了引起同学们和纸月的注意,在夏天穿上父亲的棉衣,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些调皮事是写在一起的,而在电影里,桑桑的这些经典之作,只是一闪而过,却又仿佛已经渗透进电影里。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人心邻神会。
还有杜小康这个角色,书中描写的很细致。尤其是大红门不在了,杜小康和父亲去放鸭那一段。书中写出了杜小康的无奈、痛苦,失去鸭群时的绝望。鸭群下蛋时的欣喜与激动。电影中却只是以文字和画面代过,如果能拍摄出来就更好了。
伴着将落的夕阳,我们的春游活动正式结束了。
刚刚经历过的运动在每个人脸上留下了汗水的同时也留下了自然的笑容,而在教室里累积的压力被一扫而光,大家都变得有活力有生机起来!
高考正在一天天接近,压力如影随形。时常会倒数日子,总是越来越容易数到六月。也已经不止一次听身边的人说着急,也不止看过一俩人正在压抑自己的焦虑。其实,看似没什么的人群里,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对着倒计时无奈叹息,暗暗努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它不行。正是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让我们逼迫着自己不能停下来,要一直往前;而压力太过重也不行,那会让我们像负了一座大山却企图爬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结果只会寸步难行。
春游活动来得正是时候,不冷不热,不前不后。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精神,又娱乐了大家。学习也和春游一样,开始的三十里这个数字或许会吓大家一跳,第一步的迈出也因此变得有些艰难,但接下来一步一步的迈进仍是坚定又充满期待。在过程中会累会热会痛,这是春游的道路也是高考的征途。正如我们坚持不懈到达目的地后会欣赏到精彩的表演一样,我们现在为高考所做的一点一滴,最后也一定会得到精彩的回报。
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春游活动,收货了开心的回忆美丽的片段以及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