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文化的起源。只有学好语文,才能理解文化。字是生硬的,文是有温度的。语文课堂更是让我收获快乐,理解作,学会文。
“叮铃铃”,又是一堂语文课。我们满怀期待的坐在座位上,有些同学已耐不住性子,身子微立,脖子伸得长长的,恨不得自己有着千里眼,顺风耳。我忍住没动,但眼睛还是一直盯着教室门口。终于,我看到了那影子,闻到那香味随着风进了教室。“今天,我们分组分享作文!”老师声音不大,但大家却听得格外清晰。
一阵骚动过后,同学们便分好了组。一个个瞪着双���逵猩竦拇笱劬ν�着老师,偶尔有些小声交谈也是对文章的期待。第一组的“王辰小组”王智丞,李昊承像两个相声演员,一个逗一个捧,虽然经验不多,但也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只见同学们有的前俯后仰,有的泪沁出了眼睛,有的已经笑不动了。回头一望,老师也用手轻轻地掩着嘴角,两眼笑眯眯的。在我眼里,作文已不是那么枯燥,而是乐趣,是生活的真谛。“雏鹰小组”的作文细腻,虽无华丽语言,但诚恳;“存志先锋”的文章充实,每到细节之处描写无不精准到位;“超级无敌”的作文虽不细腻,但听着总让人舒服,结尾恰到好处,又给人以幻想。在我眼里作文已不再是枯燥,而是生活,是朴实无华的美。
我们小组派的是我和雷响,我不擅长笑,但我却懂文。雷响爱笑,他愿做逗,我也愿做捧。我们所说的不好笑,但伴着鸟儿的鸣,风儿的吹,它是细水长流,婉转莺啼。在我眼里作文已不再是枯燥,而是和谐,是自然之美。
语文课上,我们分享作文,分享快乐,分享知识,分享阳光,分享生活,分享自然;语文课上,我们收获乐,收获趣,收获善,收获学。我们自享自学,自分自获,分享给他人,收获给自己。
这堂语文课真有趣!
有信心就会有勇气,有梦想就会有冲动。——题记
九月七日下午两点三十五分,2015级衡中文科状元的演讲在我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拉开了序幕。他为我们讲述了他求学的经历。我们非常震惊,又充满敬佩。他的不懈努力,是他最终成为北大中文系的一员,同时又担任着北大学生会副部长的职务。他——刘嘉森,来自河北涿州,出身平凡,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却从小立志,并为此不懈努力着。
初三时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衡中。但在自己入学后发现那是一个高手如林的地方,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很大,但他并没有灰心,一直坚信着:学校是平台,要好好利用,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不努力没出路。第一次的月考成绩并不理想,不过他并没有灰心,而是让自己比别人更加努力的学习,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功。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迅速洗漱之后进入操场,每次都是全班第一个,全校第一个,这会让他有小小的成就感,总是比别人快,总会比别人有着多一点的学习时间。从那次月考后他试着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从之前的见到难题就躲开到现在认真思考自己不会的题,不会的话多问老师。问的多了同学们都会有点烦,但他的真诚打动了他们,最后他们欣然的接受他所问的问题。‘我努力,我进步,不骄傲,不气馁。’一直都是他所坚信的理念。
他创新学习方法:不能死学,把精力放在提分点上。首先注意到提升自己的英语书写水平,进步很大,不久后,被很多同学效仿,他仿佛又回到‘起点’。后来接着创新,写自己的学习计划,按照主次依次完成,后来成效还不错。
‘不停止,往前走,不后退。’高三的寒假,当他家人都在看春晚时,他并没动摇,依然按照过去的时间点学习,没有抱怨。在入学的考试中,他成为一匹黑马,年级第一。在高考前,他告诉自己,上天是公平的,总会把那个最好的结局留给努力的人。
可以说他是完胜高考吧,他被清华,北大以及香港的四所高校所录取,在如此优厚的条件下,他不忘初心,坚定了自己当初的信念,选择了北京大学。他说过“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在学习过程中,不光要靠自己的天赋,更要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有在了工作上。’
我们应当不懈努力,当自己成绩不好时,遇到了人生低谷,那只能证明自己还不够努力,上天会眷顾努力过的人。高中三年的时间很苦,我们像过着‘牢狱’般的生活,但不要放弃,努力过后,拼搏过后,定会有灿烂的阳光照耀你。相信自己,不负众望,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未来,不让自己后悔。
三年很短,转瞬即逝,要看你怎样改变自己。高考一战,是最公平的,也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它代表着——-是选择这个社会,还是被这个社会所选择。
从现在起,努力吧,让他成为一种高度。刘嘉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正能量,相信你已被他打动,以他为榜样吧,做好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些,不让以后的自己后悔。三年后,给自己献上一份最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