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自古文人墨客多喜欢梅,我虽不是什么文人墨客,也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却也偏爱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是我最喜爱的花之一。我爱它的清冷,爱它的暗香疏影,爱它的剪雪裁冰,更爱它的凌霜傲雪、冰肌玉骨。试想,秋后的严冬,白雪皑皑,天地间一片苍茫,百花凋零,唯有鲜红的梅花静静地伫立雪中,宛若一个娇俏的少女,为这苍白无趣的冬季填上一抹鲜亮的色彩,这该有多美!
可除了梅花的美丽,我更爱它的气节。不与百花争,不和群芳斗,等冬天来临,它便悄悄地绽放,如烈火,灿烂而热烈地拥抱冬天,融化一层层冰雪。它凌驾于白雪之上,屹立于天地之间,不惧严寒,清正无邪,“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令人望而肃然起敬。
梅常常被用来比喻中华民族的气节,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刚正不阿,铮铮铁骨,就如同我们中华民族的战士,屹立不倒,无畏无惧,不屈不挠,就如同我们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独自芬芳!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爱梅花的清雅,高洁,还有坚强。
这次月考,感觉比以往复习的要更加充实,但是我却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期中考试后,有了明显的放松,每天回家后基本可以很早做完作业,在做完作业后效率总是会降低,做复习、预习效果也不是很好,到后面以后,才发现需要复习的东西有太多,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本不够用,于是就开始了手忙脚乱的复习。
数学,函数似乎也只是似懂非懂,分类讨论一系列的问题都云里来雾里去,于是便开始了疯狂的复习,参考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题做了一道又一道,睡觉比原来晚得多,也才终于将数学弄懂。可是做题的速度并不快,又得去继续做题增加熟练度,于是睡得更晚了。
语文,十四首诗、生字生词、四字词语、字音、文言文都落在面前需要复习,拿起参考书、语文书背着,诗在背会后一遍一遍地默写着才终于能保证古诗不会出错,但是复习完古诗后发现已经深夜,疲劳伴随着,不得已咬牙坚持,继续复习,否则根本复习不完。灯下奋战,用了一个晚上才刚刚将古诗与文言文复习完,时间怎么够啊?!只能水过地皮湿的粗略浏览记忆字音字形,再加上早读的时间才刚刚复习完数学、语文,物理平时练的题也比较多,已经掌握,没必要复习,但是英语却还没有开始,第二天月考,晚上还要上课,无奈只能利用课间了。
这次的月考,复习太过匆忙,虽然掌握的还比较好,但是却使自己感到非常累,根本就不像上过段老师课的人。其实,就是因为那两个星期的放松,打乱了整个计划。如果从其中考完的第一个星期就开始循序渐进的复习,想必每克都能有至少一个星期的完全、彻底的复习,也不会堆到最后一个星期才手忙脚乱了,更不会每天都无比劳累。
所以说,这次月考刚刚结束,在两天的休息后就要循序渐进的复习八门功课,争取将八门功课复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