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动物有很多,最喜欢的就是可爱的梅花鹿。
梅花鹿通体棕黄色,背上嵌着许多白色的圆点,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梅花”,排列得十分有序,把梅花鹿装点得分外美丽,这也是“梅花鹿”名字的由来。它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一对优雅的鹿角,好象姿态优美的小树枝。它的眼睛又大、又圆、又亮,居然是双眼皮,就如两颗亮晶晶的玻璃弹珠。当它一动不动地凝望你时,仿佛能从它的眼底看见一汪深泉。梅花鹿体态修长,身姿轻盈,四条腿又细又直,就像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角、鹿鞭、鹿血都是非常重要的药物。正是因为这样,不法分子大量捕杀它,现在它已经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了。
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梅花鹿总是温顺可爱的,但真的是这样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梅花鹿的鹿角可是它重要的“武器”,遇到敌人时,它会拱起背,用头顶的鹿角冲着敌人狠狠刺去,使敌人狼狈而逃。有的梅花鹿还特别调皮,甚至有些无赖。去年我和妈妈去日本的梅花鹿公园玩,那些梅花鹿特别臭美,最喜欢拍照、抢镜头,看到有人拿起相机,就会对着镜头吐舌头、歪脑袋、用头蹭人、咧嘴巴,别提多好玩了。
它们还非常贪吃。妈妈买回来一袋饼干,好几头鹿就迅速冲过来,把妈妈紧紧地围起来,使劲用鼻子拱妈妈,还用鹿角刺妈妈,好像在说:“快撕开给我们吃呀!”它们的“热情”可把妈妈吓坏了,她在鹿群的“包围圈”里连声大叫,上蹿下跳,赶紧拿出饼干来。它们一见更“疯狂”了,你挤我,我挤你,挤破了头也要吃到饼干,连一点渣也不肯放过。吃完了,那些吃到食物的鹿大摇大摆地走了,但那些没吃到的还在一个劲地拱妈妈,好像在说:“快去,再买一包,我还没吃到呢!”妈妈吓坏了,直到把食物袋子扔掉,才逃出了“包围圈”。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这些梅花鹿可真是无赖呀!”
这样美丽的、优雅的、顽皮的梅花鹿是不是特别惹人爱呢?梅花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与它和睦相处呀!
茶本来也是青涩的叶片,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涩的茶饼暖热,这样,饮一杯熟普洱,我们仿佛和一段旧光阴在对话,我们会瞬间进入安静,觉得平淡也是欢喜。一杯普洱,守住了内心的清静,平添生命意蕴。
守住内心的清静,需要我们拒绝“无氧的声音”。
新世纪以来,波兹曼“娱乐至死”的预言渐露端倪,各色潮流汹涌而来。娱乐头条,八卦新闻,恶意中伤事件……我们每天都能听到这样一些消息,尔后便将之当作饭后谈资,与别人侃侃而谈,又十分满足得做出几句评论,可是我们又能真正获益到什么呢?什么都没有。那些自己所热诚的明星,大牌人物离自己太远,娱乐圈内,明星与明星之间的矛盾与内幕,无非是为了炒作,却引得众多粉线气愤不已,弄得鸡飞狗跳,甚至出现了悲剧。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守住内心的清静,切莫让这社会中无氧的声音侵蚀心灵。守住内心的清静,才能成其事。曾经凭《那些年》、《小时代》耐瞳红的柯震东,阳光帅气,颇受大众欢迎,原来昨星路光明,却因他自己不能守住内心的清静,专心于演艺事业,而受了身边人“无氧的声音”的引诱去吸毒,最终导致自己的星路黯淡无光,也被大多人指责。
所以,守住内心的清静,淡然面对嘈杂的俗事,莫让庸人自扰。
守住内心的清静,还需要我们拥有孤独的心。
蒋勋说:“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孤独,安宁,清明。陆羽《茶经》云:“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味黯澹。”水多则使茶淡而无味,生活亦然。太多的喧嚣堵塞了经络,使人头昏脑涨,不得其所。于是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孤独。
陶渊明寻求孤独,隐居山林,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份难得的清静;佛家寻求孤独,青灯古祠,才有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一份脱俗的清静。
只有在孤独的心中,我们才能抛去一切杂念,在人生的道路上,欣赏别样的风景。英雄总是孤独的,因为那份清静是世人少有的。但孤独冻是自闭,也不等于无聊与古板、迂腐,而是内心的清静让孤独更为可贵。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做一个孤独的探寻者,守住内心的清静,才能真正领悟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才能静心潜入题海,畅学自如。
龙应台说:“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同样的,有些风景,只供清静者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