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飞花令吗?你玩过飞花令吗?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
老师选了两名男生PK,一个叫卢航宇,他长得胖胖的,是包子类型的。另一个叫谢一帆,不同于卢航宇的是,他长得很瘦,从体型上看,卢航宇的重量是谢一帆的两倍。不过玩飞花令是一场头脑风暴,比的是古诗词积累的丰厚与否,而非力量的大小,所以谢一航没有一星半点示弱之势。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讲了游戏规则。规则比较简单,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月”字,两人轮流背诵带有这个“月”字的诗句,最终答不上或重复者为输。
游戏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支持卢航宇,挥拳高喊:“卢航宇,必胜!卢航宇,必胜!”有的则支持谢一凡,他们也振臂高呼:“谢一凡,加油!谢一凡,加油!”响声一阵高过一阵。卢航宇信心满满先送上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谢一帆不甘示弱,立马对上:“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卢航宇紧接着对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谢一凡轻松回对。两方双方你一言,我一语,龙争虎斗,互不相让,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我喜欢这样的游戏,我还要把它介绍给我的小伙伴。
我的姥爷如果在人群中,可能并不起眼,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小老头,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不仅慈眉善目,更是一名神医。
姥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他入伍四十年从医五十载,是个非常热心开朗的人。
姥爷当兵的时候,因为表现优异,被选送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到干休所工作,负责为老干部服务。这些老干部大多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都经历过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考验,真算得上是活国宝了。姥爷多次将这些在战争中负过伤的老干部转危为安。并四次荣立三等功。姥爷也对这份工作感到很自豪。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老干部腰腿疼痛的非常厉害,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因,连站都站不起来。被抬到姥爷医务室后,姥爷看起来很着急,但又丝毫不慌张。经过一番仔细询问,姥爷在老干部腰椎一摸,只见他面色凝重,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是腰椎的问题”。
姥爷急忙叫来两个助手,先让他们分别握住老干部的两踝向外做牵引。姥爷再将两手拇指顶在椎间盘突出的地方,然后让老干部抓住床头,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接着告诉他们在自己数到三的时候,助手同时放开脚踝;老干部大咳嗽一声;自己用力用拇指向突出部位顶压,三方协调一致。反复操作了几次,姥爷让老干部在床上休息了几分钟后说可以下床了。下床后惊奇的发现腰腿竟几乎不疼了。临走时喜气洋洋地跟姥爷说:“进来时还是被抬着,不一会儿的功夫可以自己走着了。太神奇了,真是神来之手!”姥爷也乐得哈哈大笑:“别忘了一周之后来复查。”姥爷的治疗令我惊奇,这简直是出神入化呀!
弹指一挥间,姥爷就在为老干部服务中,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变老了,退休后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干部。当他看到社区群众看病难,闲不住的姥爷就想利用自己的专长发挥余热。退休后主动到社区诊所,把几十年来从医积累的宝贵经验,无偿的奉献给社会。
我也经常去社区诊所观察姥爷的工作。其中碰上一次小孩脱臼的。这不,一个人抱着小男孩扶着他的胳膊匆匆走了进来。“杨主任,您赶紧帮我儿子看看吧,他的胳膊不能动了。”小男孩显然有些害怕眼里含着泪珠,姥爷和蔼地说:“不怕不怕,爷爷看一下。”姥爷让男孩的爸爸按住他的肩膀,自己左手握住小男孩的手腕,右手放在凸起的脱臼部位,左手用力牵拉接着将小男孩的前臂向后上旋转,只听一声轻响,小男孩还没来得及喊疼就治好了。这时姥爷从兜里拿出一个棒棒糖递给了小男孩,小男孩伸出手来稳稳地抓住了糖。小男孩的爸爸激动的说:“好了好了,能动了。杨主任您真是太神了!难道真是有什么神法?”“哪里哪里,只是平时练得多了对穴位熟悉而已。”
梅花香自苦寒来。姥爷的神奇来自平时的勤学苦练。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必须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才能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