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旁的咖啡升起袅袅的白烟,父亲拿着试卷半躺在床上,眉头未曾舒展过,双手不停地翻阅着试卷……
我坐在书桌旁,不敢与他对视,心里只是默念该来的总会来的,谁叫你不努力呢?终于,他放下了试卷,未曾言语,未曾有任何动作,只是默默地走出房间,轻轻关上门,什么都未曾留下,只有旁边的咖啡还冒着些许烟雾。
泪水已把持不住,润湿了我的双眼,脑海只是不时重现着他离去的背影,那是一种彻底的无奈,难道他就这样放弃我了?我愈加有些悔恨,不禁握紧了双拳,我一定要证明给他看……
昨夜的悸动使我难眠,一大早便早早起床,透过门缝他怎么还没走呢,他在干什么?我正欲走去,又退缩了脚步,咦?他来了。我两步间躲进了被窝里,他轻轻将被子向我露出的肩膀挪了挪,压了压,便转身离开,我内心早已被悸动,透过眼缝,依稀间看见《背影》中的背影:他穿着青布衣,开门转身离去,岁月早已浸白了他的鬓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关门声,我早已跳下床,走近桌前,越近,泪水的阀门就越大,那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粥,旁边是一张字条,我擦干泪水,发现一行醒目的大字“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油吧!”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副轮廓:父亲佝偻着身子,一脸疲惫,却又十分严肃认真地写下这两句话,我端起这碗粥,一股暖流瞬间抵至我全身各处,心情有一次被深深地悸动着。一股自信油然而生。
两次转身,一张字条,没有任何言语,却一次又一次地悸动着我的心灵,使我明白:朝这一定目标进取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而这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情都取决于此。
悸动使我重拾信心,使荒凉的废墟下藏着蓬勃的生气,我将永远把这份激动藏在心里。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的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嘲讽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而我生活在幸福中。
小学的时候,我常常做一些疯狂的事情,例如:明明知道今天会下雨,却不拿伞,然后不让妈妈来接我,看着雨水荡起的涟漪,听着雨水落下的声音,配上美丽的花折伞,在雨中的人们,就像芭蕾舞演员,翩翩起舞。在雨中漫步,衣服虽然会弄湿,但是所有的烦恼,好像都没有了。又或者在运动会一口气报八项项目,因为我特别享受胜利的感觉,和别人的掌声,哪怕明天有可能会腿痛的站不起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这些事情我的爸爸妈妈都是选择默默接受。
对我来说幸福就是有爸爸妈妈陪着,不要让他们太累、生气,我所希望的幸福仅仅是精神方面的陪伴和关心,和不希望爸爸妈妈生气,但我的确很不争气,老惹他们生气。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晚上踢被子,(这也是我最近才意识到的)妈妈说我从小就腿上有劲,还爱踢被子,但我每次都很不以为然的说:“那我怎么每天起来的时候都盖的严严实实呢?”对于我的疑问妈妈总是选择沉默,然后深深地叹一口气,
一天晚上我草草的就换上睡衣上床睡觉了,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我隐约感觉到有人在往上拽被子,然后把我露在外面的手放到被里,我把眼睁开一条缝,看到妈妈睁着睡意朦胧的眼睛又把我周围的被子往我身子底下掖了掖,然后才放心离去。我的眼睛眼前不知何时已经模糊了,自从起来了那一次之后,一晚上我就几乎没怎么睡,我也知道了妈妈一直以来的良苦有心,她一晚上总共来了三遍我也总共哭了三遍想了想以前的事心里很不是滋味……
快要考试了,总是对我说:“只要你好好考就没问题。”但她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她比我还紧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不单单是描写老师,我觉得更是描写母亲,自己哪怕一晚上都能不睡觉,也要确保你不会着凉,我考个试却弄得比我还紧张…。尽管这些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这颗种子的名字叫做“母亲”,这颗种子时刻提醒着我,母亲是我要用一辈子来报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