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家风和孝作文10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14

说起孝,脑海中的思绪便混入血液,汇聚到指尖上但却不知如何下笔。如果说生命和岁月并肩而走摩擦迸发出的是幸福,那么在短暂的生命和如梭的岁月中占大部分的都是亲情带来的幸福,而孝就是幸福的源泉。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吧,一个蝉鸣连绵的午后,我和妈妈去探望久病缠身的外婆。外婆的双腿很不利索,这是老病根。以前外婆怕难看倔强地不肯拄拐杖,现在却不得不依赖拐杖了。我的视线飘向远方,外婆拄着拐站在门口,头昂得老高,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一只手反手放在驼得不成样的背上。我迈开双腿赶紧冲向外婆,抬起提着苹果的手向她挥着。外婆好像看到我们来了,露出了笑容。皱纹早已爬满她的面庞,这一笑,犹如是在微风中摇曳的秋菊。

外婆招呼我和妈妈到院子里。她弯曲的双腿在走路时颤抖着,瘦弱的背影看上去是那么无力,那么孤独。“都说不用来了,我这是老病不打紧。”说完她用拐杖指了指香樟树下的长椅,“去那儿坐吧,我去给你们倒点水。”话音刚落,妈妈就忙去搀扶外婆让她坐在长椅上,“妈,你好好休息,让您孙女去就行了。”妈妈吩咐我去倒水,洗苹果。洗干净的红嫩的外皮上有点点点晶莹剔透的水珠,水灵灵的样子让我不禁抿了抿嘴。“等下妈妈肯定把最大的一个给外婆,我不如先吃一个。”这想法在心中潜滋暗长着。于是,我挑了一个最大的,狼吞虎咽起来……

吃完后,我端着苹果到外婆面前。果然不出所料,妈妈削了一个最大的苹果。纤细却不白皙的手握着水果刀在苹果表皮上重复来回削着,动作娴熟,苹果皮形成好看的连贯的一整圈。外婆看着母亲认真的样子,柔和的目光像是一潭深邃的泉水,仿佛跨过亘古,穿过那些在空气中氤氲着的阳光和浮尘。香樟树撑开了巨大茂密的叶伞,阳光透过间隙阴翳,在妈妈的侧脸上打了一层光影泯灭的圆圈。妈妈把苹果递给了外婆。但是外婆却把它递给了我,看着白里透红的果肉,我的脸上飘上了轻薄的红霞,一时竟无语哽咽。

“吃吧。”外婆热情地对我说道,脸上深陷的双颊似乎盛满了浓浓的爱。我食不知味,小口小口地啃着苹果。一种懊悔和羞愧之情油然而生,顺着我心房的小径,循迹到我内心的幽谷。在这期间,妈妈又削好了一个苹果亲自送到外婆的口中。妈妈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捻着纸巾,拭去外婆嘴角流出的汁水。我愣住了,望着这朴实而又震撼心灵的画面,心中掀起了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海出现了一个字——孝。

她们母女俩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那种模样怎么说呢,像是一股涓涓细流淌过母亲柔和的眉梢、外婆银白的发丝,也淌过我幼稚的心。或许是空气中香樟树迷蒙的香气使我感觉心醉,又亦是这股亲情和孝道教我学会去传承妈妈一言一行谱写的家风……

未来的时光,难以预知,而过去的时光,又已成为历史……十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

——题记

或许,我会住在风光秀丽的威海,和北洋海军史学者陈悦老先生一起去解开那百年前的神秘面纱。那只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舰队,会使我们动容;丰岛旁的隆隆炮声,冲向日舰的“广乙”,挂白旗逃跑的方伯谦;黄海海面上波涛汹涌,身中数白弹战斗到最后的“定远”,舍身护卫旗舰,魂归大海的独角兽“致远”;主动出击、重创日舰的“经”、“来”二舰……那黄海深处,有与舰同沉的邓世昌、决战一死的林永升,日岛礁石上,有誓死炮击敌人的“威远”官兵、直至“兵舍俱毁”炮弹殆尽,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

或许我会坐在办公桌前,绘制着新一代主力舰的图纸,创造航行于大洋之上、威武霸气的海上巨兽。用一片真心,报效祖国。我或许将成为战舰新时代的开创者,或者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海军舰艇设计师,为祖国的发展,注入微薄的,但是可贵的力量。

或许,我将站立于巨舰甲板之上,用满腔热血去报效祖国。我可能是一个同陈宏泰、邓世昌那样的传奇舰长,也可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海军水兵。但是,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心底那份不变的信念、对先烈们可歌可泣壮举的敬仰,会永远留存,记不改变……

或许,我会做一个崇高的人权主义者,为世界各地那些涂炭的生灵呐喊,如印度那可怕“荣誉杀”、非州那些毫无人权可言的女性、伊拉克那些在死神面前彷徨的平民、在北美那被人鄙视的黑人,还有很多很多生灵。他们、或她们、甚至是它们,都需要被重视、被帮助、被爱护。把他们从那水深火热的地狱中,救出来,给予他们正常人的待遇……

十年后的我,或许默默无闻,或许早已名扬四海,或许在国防一线上战斗,或许为揭开尘封的历史奉献青春,或许在进行着众生平等的崇高事业。不论如何,永不改变的,是我们心底里,那一份真挚、热烈、崇高的信念。

时间流的飞快,十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

海龙老师点评: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十年后的你们前途无可限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从文章中我读到了民族魂,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周恩来也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也感受到了育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一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