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蚌埠有很多公园,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张公山公园。
走进张公山南门,首先看见的是珍珠女雕像。珍珠女雕像手里拿着一个圆圆的水晶球,珍珠女被一个巨大的贝壳笼罩着。每到夜晚时,水晶球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蓝的、黄的、紫的、真是瑰丽无比呀!继续向前走,沿着山路向上走,阶梯两旁有许多枝叶茂盛的大树。接着,就到来了望淮塔,登上望淮塔,向远处望去,能看见整个城市的风景,淮河就像一条绿带伸向远方。
下了望淮塔,漫步在湖边,柳树随风飘扬,长长的枝条像少女的辫子,草地上那五彩缤纷的花儿,已经在比谁更美丽了。放眼望去,湖水波光粼粼,水里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一会儿跳出水面,一会儿在水下嬉戏,一会儿又吐几个泡泡,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再向远处望去,你就会看到水上栈道。湖水像一面镜子,湖边的荷花塘里开满了荷花,那一张张圆盘似的荷叶,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贴在水面上。偶尔,一阵微风吹过,那满池的荷花便迎风摇摆,宛如无数穿着绿裙子的美丽的仙女,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啊!我爱这美丽的张公山公园,你让我流连忘返。
一天,我家来了一百位小客人——一百条蚕宝宝。它们像蚂蚁一样小,有一厘米长,得用放大镜看。
吃了桑叶的蚕宝宝,长得可快了,没过几天,就长成了又黄又瘦的蚕姑娘。
过了几天,我去看蚕姑娘,它们有的在呼呼大睡,有的在啃食桑叶,还有的在探着小脑袋看我。咦,那边怎么有些蚕姑娘已经“死”了?我急得差点哭出来,妈妈告诉我,那是蚕姑娘脱下的黄衣裳。
蚕姑娘吃得多,拉得也多。有一次,我们给它清理粪便。我轻轻地捏起一条蚕姑娘,可它却黏在叶子上不起来,我用力地把它拽了拽,它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叶子。妈妈告诉我,蚕姑娘开始吐丝,所以这么黏的是丝。我端详着蚕姑娘,它已经换上了白衣裳,像个穿着纱裙的大姑娘。它歪着脑袋啃了啃我的手心,吓得我赶紧把它扔进盒子里。
蚕姑娘要上山结茧了,妈妈急忙从外婆家拿来一捆油菜杆,让蚕姑娘爬上去,蚕姑娘结成了一个个椭圆形的蚕茧。
又过了几天,蚕茧里钻出一只蛾子,有着老爷爷胡须一样的眉毛,还长着有力的腿。它一有空,就梳眉毛,我想:它应该是雌的,这么爱美。蚕茧里又陆续飞出许多蛾子,屁股上像有一些“小黄米”,原来是蚕卵,随着蚕卵的排出,蚕姑娘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蚕姑娘把蚕丝留给了人们,把体力留给了蚕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