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做陶泥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admin 三年级作文 2023-09-21 105

昨天下午,妈妈带我到“陶然陶艺馆”去做陶泥。

一进门,我就被这满屋子里的陶艺作品吸引住了。屋子里到处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瓶瓶罐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屋子的一角有几台像磨盘一样的机器在几个哥哥姐姐的操作下,不停地转动。在我看得正入迷的时候,一位哥哥走到我面前说:“小朋友,你也要做陶泥吗?”我心里跃跃欲试,点了点头。哥哥就帮我系好了围裙,让我坐到了机器跟前,还帮我放了一块褐色的泥巴。我就照着哥哥教的要领,开始自己做了起来。

我想做一个漂亮的“杯子”。一开始我很紧张,生怕自已做坏了、做不成功,不敢下手。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勇敢地动手做了起来。可不知为什么,随着“磨盘”的快速转动,我的泥巴越做越小,甚至连最后一小块泥巴,也被我不小心踩踏板的劲太大,“嗖”的一声,飞到了地上。

这时,那位哥哥走到我面前又帮我放了一块泥巴。又用和蔼可亲的语气教我做陶泥的基本技巧和手法。还不时地安慰我,让我不要灰心,也不要着急,要慢慢地做、细心地做。在哥哥的指导下,我的“杯子”终于做好了,虽然样子有些不好看,粗糙了些,但还是做成功了。而且受到了哥哥的表扬。这让我很开心!

做陶泥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示:做事不能心急,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更要慢慢来,细心地做。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丁字湾,是我儿时梦牵魂绕的乐园。去丁字湾赶海,是我当年最开心的事。

春天,我们去丁字湾捉蟹子。一到丁字湾,我们几个小伙伴便光着脚丫子,挽起裤腿,用特制的钩子捕捉藏在洞穴中的大脚红。我们用细铁丝将钩子牢牢地绑在棉槐条子上,探进蟹穴里,瞬间,就将蟹子钩了上来。那是技术活。熟手一上午就能捉10斤蟹子,且完好无损。而生手却很难钩住那些小精灵。不是让它溜掉,就是遍体鳞伤。

中午,我们就在海叉的岸上吃午饭。午饭都是用手巾包的熟地瓜干。吃饭时,大家便心照不宣地用洗干静的活蟹子就着地瓜干吃。真不可思议,生蟹子就地瓜干竟那么“对味”,甭提多鲜美!当时,我们都不舍得吃大蟹子,只吃小的,或缺胳膊少腿的。唉!艰难的岁月,不堪回首!

摸鱼捉虾最有趣。烈日炎炎的夏季,待到海叉退干潮水,只剩下一汪浅水时,我们便一丝不挂地伏在海叉的水里摸鲶鱼。那些鲶鱼,或在水中游动,或隐藏在海叉边沿的水洞中。鲶鱼洞大多是两个贯通的洞穴。它们从这个洞进,从那个洞出。没经验的人,一旦盲目地将手伸进洞里,它们便会从另个洞逃之夭夭。有经验者,用手摸到水中的洞后,没有立即抓捕,而是用手先将洞口堵住,然后另一只手寻找另一个洞,最后两面夹击,获得成功。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会让它逃掉,因为鲶鱼的身子很滑腻,很难抓牢。

在摸鱼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逮住一只活蹦乱跳的大白虾。于是,我们就会残忍地将虾头拔掉,迅速吃进嘴里。那是为何?一是受“生吃蟹子,活吃虾,掉到井里淹不死”俗语的误导,二是当年生活艰难,饿肚子的原因。其实,后者才是真正的原因。

发生在赶海中的一件往事,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当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记得一年夏天的一天中午,我们几个小伙伴,正在海叉里摸鱼。天阴沉沉的,飘着零星小雨,远方还传来隆隆的雷声。经凉风一吹,我们浑身发抖。但是,水里却很温暖。于是,我们就将身子淹没在水里继续摸鱼。雨越下越大,我们却毫不在意,继续摸鱼。突然,从下游气喘吁吁跑来的邻居焦急地大声喊:“快上来啊!有危险!”听到喊声,我们才如梦方醒,赶紧爬上岸,抓起工具,不顾一切地撒腿跟着邻居跑起来。密集的雨点打得我们睁不开眼睛。我们只能糊里糊涂地跟着邻居狂奔。直到将近到家时,雨才停了。现在想来,当时多么危险!一旦从上游下来洪峰后果不堪设想。

赶海,成为我永恒的记忆,昔日,生活的艰辛,赶海的快乐,终生难忘。如今,故乡赶海的人越来越少。偶尔,有赶海者,也是开着汽车,把赶海当作一种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