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许多石桥,上面一块块堆积而起的石头,长满青苔。桥两侧没有护栏,只是多垒了一层石头,行走其上,略为惶恐。但我已不再惧怕,常常坐在桥头,拿一根柳枝拨弄河中的水草。桥洞中,垂了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从岸边生来,攀于桥两侧,直至桥洞,挂落如帘。至于,它何时伫立于此,只有祖父,甚至曾祖父那辈人应该才知道吧。
常常与街巷中的伙伴穿梭于大小桥间。久而久之,每座桥上便都留下了我们不同的回忆。这座桥上,留下了我们的欢笑:一个玩伴紧跟我身后,双手直直向前伸,可就是抓不着我。突然听到一声“哎呦!”我转过头去,见他趴倒在地上,连忙想上前相扶,不想,他却突然跳起抓住我,大笑着跑开了。那座桥上,留下了我们的惊叹:一柄钓竿,摸在钓鱼者的手中。他的目光挂在上上下下的浮标上。浮标愈渐下沉,只见他的眼睛逐渐盯地紧了。他的周围,是几张稚气的小脸,一会儿看看钓鱼者的脸,一会儿又看的水面的浮标。突然,眼中映出一条银鱼和充斥着的惊讶。
我,在桥间不断穿梭,看着一个个玩伴的背影渐行渐远。孤寂的,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奔跑在大大小小的桥间。桥,从我的眼角不断掠过,我悄悄地让它们带我到了对岸。突然,有人按了暂停键。画面静止不动,眼前是一道围栏。
看到,上面写着:正在施工。
又看到不远处写着老桥被拆毁的画面。
我往回跑,朝着相反方,于是有人按了倒退键,所有飞掠过的事物开始倒退,就像一个动点在数轴上,从一百逐渐退回到零。
然而60秒后,又是60秒前的画面。
我看着那四个字,踢了一脚。
一脚改变不了这一切放映的画面。
改变不了,新的桥终究还是建了。老桥逐渐销声匿迹,于是我们的欢笑,童年也逐渐销声匿迹,在流淌的风华中渐行渐远,隐去在落寞的时光中。于是,许多人开始寻找,寻找所谓的童年的回忆。老家那几座仅存的老桥成了风景区。人们像一个动点,在数轴上,前进到一百,却又径自退回到零。
为何,人们总在寻找自己摧毁的。也许,这,就是答案。
一节课,它有时枯燥无味,有时妙趣横生。其实,我们每天都过着相同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什么难忘的。但就在这不能再平凡的日子里,有一节课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记得那一天,老师因生病无法给我们上课,无奈之下,只好吩咐我和邹彬暂时担任“老师”的职务。听到这个消息,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上台讲题会不会结巴,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当一回“小老师”了。
“叮铃铃……”上课铃如期打响,同学们马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咦,怎么地理老师没来?”一位同学发出疑问,紧接着全班炸开了锅,纷纷议论着。我用黑板擦敲了几下讲台,把声音制止了,:“今天老师请假了,由我和邹彬来讲题,不准随便讲话,违纪的记名通报!”还别说,我这么一吓唬,把同学们给镇住了,班上立刻安静下来。邹彬维持纪律,由我讲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题目很快对完了答案,进入了同学自由提问的时间。“李硕,为什么八一建军节日出最早?”调皮的刘旭昌趁机刁难。这时,我的脑袋一阵发热:为什么最早?这道题好像书上没有呀?坏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脑袋急转弯呀!”旁边的小军低声提醒我。“李硕,你该不会搞不懂吧?”可恶的刘旭昌还在追问。在这紧急时刻,我灵机一动:“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呀?看来你的智商是250了!”“我有些嘲讽地说,”那天,太阳公公怕你这个大懒虫睡过头,起早照你屁股呢!”我的回答引来同学们一阵哄笑,刘旭昌霎时满脸通红,他爱睡懒觉可是出了名的。见没难倒我,他只好讪讪坐下。“刘旭昌,你给我弄这一出是吧,看我怎么调教你!”
接下来是班干部发问时间,为此,我制定了“3秒没反应过来就站着”的“魔鬼法则”。不用想,第一个被提问的就是刘旭昌,谁叫他故意刁难我。“李硕,你……”他用手指着我,一脸的愤怒和无奈,“我什么我?我脸上又没字,快说!”“行,算你狠!”刘旭昌没好气地说,同学们都在下面偷偷地笑。结果他成为了第一位因没回答上问题而罚站的人。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全班50名同学,仅剩寥寥无几的人还在坐着,估计全班同学都会记住我了,因为我下台之时,那96个“黑宝石”都寒光烁烁,充满敌意。哎,这个老师可真不好当呀!坐在位上,我心里一阵感慨。不过好在完成了老师交付的任务。
这堂课让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也锻炼了我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堂课让我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