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我去北川的羌王竹海踏青。
我们来到了一座大山的山脚下,妈妈告诉我,山顶上的宝塔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我纳闷儿了:不是去竹海吗?怎么宝塔旁边一颗竹子都没有呢?我正奇怪,妈妈就把车开到了山后边,顺着一条小路往上爬。快到山顶的时候,妈妈说:“快看两边!”我抬眼望去,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停好车,我们走进了竹林,就行走进了竹子的海洋。这里的竹子又高又大,绿油油的。一阵微风吹来,纤细的竹叶随之轻舞着,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走进竹林深处,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阳光透过细细密密的竹叶洒落下来。这时,你只需要静静地用心去听,你就会听到竹林里的虫鸣鸟叫。瞧,地上的笋芽也冒出了头,在春风的呵护下快快长大,和我们一起玩耍。
走出竹林,我们在竹房子里吃了一顿全“竹”宴,有竹笋、竹荪、竹菌子……
羌王竹海真是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呀!
自从读了李白的《蜀道难》,我一直不明白蜀道究竟有多难。于是,五一节妈妈就带我去了明月峡古栈道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
一走进明月峡的大门,我就看到了一座诸葛亮的雕像,雕像后边的石壁上是岳飞书写的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导游给我讲了这里的故事,听了故事后,我才知道蜀道在古时候的作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在明月峡的栈道上,导游告诉我这里有:先秦古栈道、金牛古驿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108国道、宝成铁道六条道路。我这才明白,从古到今,无论是进川还是出川都必须经过这里,明月峡真是一个交通要塞啊。
古栈道建于公元前136年,整个栈道贴着悬崖峭壁而建,栈道下是涛涛的嘉陵江水。古时候的匠人们用藤条做成绳子,下面放个吊篮,从崖顶把工人吊到打孔的位置,篮子里的工人通过火烧、水浇、打凿反复工作,在崖壁上打一个向上的方孔,一个孔眼就做好了。在孔眼里插上木梁,再在木梁上铺上木板,一节栈道就做好了。悬崖越陡峭,支撑的层数就越多。
在这里修建公路,在近现代也是一件难事。108国道建于1935年。当时,人们动用了美国的爆破技术和德国先进的开山机,但也只能将山体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勉强能让一辆小汽车通过。
通过这次体验,我终于明白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