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明媚,妈妈一大早就给我一个特大惊喜,那就是:去动物园玩一天。我听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到了动物园,我第一个看到的是蛇,那几只蛇,有两只像拥抱一样缠在那里。瞧,另外几只蛇正不断向我们靠近。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进,是不是很有趣呢?
于是,我又继续向前走。啊!是老虎!它的额头上有一个大大的“王”字,它的胡须很长,身上有一条一条黑色的斑纹,可帅气了!它的爪子尖尖的,很擅长捕抓猎物。
我又朝前走了走,抬起头,哇!有两只长颈鹿,它们那长长的脖子,跟我在百科全书上看到的长颈鹿几乎完全一样,真不可思议!小的长颈鹿大约有两个大人的高度那么高,而大的长颈鹿大约有四个小孩的高度那么高……
最后我看到一只又臭又大的河马,虽然河马和我中间隔了一层玻璃,但还是能闻到它的臭气。那只河马有两颗比较大的牙齿,笑起来其实也挺憨厚可爱的。
今天我看完动物园的动物,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知识,希望下次还能来看看我的动物朋友们!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妆糕人。
泉州“妆糕人”源于中原地区的“捏面人”,民间艺人通过一双巧手,就能叫糯米粉团变成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
泉州制作妆糕人的艺人主要分布在洛江区双阳镇张厝村和永春县石鼓镇东安村。“妆糕人”是以传统糯米粉、蜡油等为颜料,配制成糯米团,以搓、捏、团、挑等手法塑成高约10厘米的妆糕人,它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记得去年春节期间,我和两位表姐跟着舅舅一起去惠安县净峰寺寻找弘一法师的遗迹。净峰寺香火很旺,香客络绎不绝。我们穿梭在满是香客的庭院里,意外地遇见了一位老爷爷在妆糕人,他做的妆糕人有十二生肖、鱼等,以及戏曲人物为题材的关羽、孙悟空等。我和两位姐姐被那位爷爷的精湛技艺迷住了,一小块糯米团在他手里捏几下就成型了,配上花色就是一件十分可爱的作品了。我们姐妹三人各挑了一个妆糕人,我的这个妆糕人是一只打鸣的公鸡,至今还保留着,挂在我的书架上。
如今,妆糕人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由于技艺难学,再加上玩妆糕人的人少了,市场空间不大。妆糕人这一民间绝活也在萎缩,后续乏人。
其实,妆糕人和我们的捏彩泥有点异曲同工,只是捏彩泥简单些,粗糙些,也不用那么多的工具。我们的美术课经常教捏彩泥,课外,我们也时不时地就捏个玩艺儿,自我欣赏一番。老师的用心也许就是让我们间接地传承妆糕人的艺术,让我们不忘老祖宗妆糕人的手艺,让这民间瑰宝一代代传下去。
我喜欢泉州的妆糕人,我也喜欢捏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