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作为国人最喜爱的饰物之一,随处可见,我经常看到在菜市场卖菜的店铺,时不时都会挂上一两个中国结。于是我缠着爸爸一起去商店买红绳子,准备自己编织中国结,给家里增添一点喜庆。
商店里仿佛是一片红色的海洋,挂满了大大小小的中国结,既漂亮又喜庆,我和爸爸挑选了一根结实的红绳子。回到家中,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编织中国结的视频,妈妈边看边赞叹到:“啊!真厉害呀!是谁创造了这种编织方法呢?”我也不知不觉地看得入了迷,过了好几分钟才惊醒。可看完视频我还是云里雾里的,找不到如何编织的窍门。只发现那根红绳总是围绕着它的“头”不离不弃。还有它旁边挂着两个小小的铃铛,如果你摇一摇,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好听极了。同时小铃铛的底部是一串红线做成的装饰品。
饭后,我学着视频步骤一步步编,最终我编织成了一个歪来歪去的中国结,虽然第一次编得不好,但我也体验到了编织中国结的感受。过程虽然烦索,但道理又很简单,不管编到哪里,总会回到它的原点。
我喜欢中国结,因为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爱情,象征着团圆。以后我出去旅游的时候,我也会带上我亲手编织的中国结。
在一个不冷不热的秋日下午,我和妈妈骑着电动车,哼着小曲,向西街奔去,一路上我的心情格外舒畅,感觉风好柔,天好蓝,花儿好像都在对我微笑。
不一会儿,就看见了钟楼,拐一个弯儿,顿时各种各样的香气扑鼻而来,街道两排店铺开满了各种小吃店,每个商店门口都挤满了人,街道上人潮涌动,我和妈妈顺着广告牌的指引走进了小巷,小西埕几个字映入眼帘,我迫不及待拉着妈妈往前走,进门之后就看到很多人坐在椅子上乘凉、喝饮料、吃美食、聊天,随着人流往前走,就是一面引人注目的土墙,那是一面经过加固、改造后的土墙,上面写了白岩松的名言——-“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是一面“网红墙”,我也排队站在下面拍照留念,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面特殊的墙,上面有四面镜子,大小不一,我很喜欢,因为它像大大的路灯一样照着我们,它的旁边是几幅画,其实也是背景墙,上面述说着泉州的一些名小吃,转身一看,那密密麻麻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对对同心锁,各种各样,有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妈妈说:“那估计是哪些有情人来一同挂的吧”!
走出小西埕,我们沿着小巷出来,又回到了繁华的西街上,我和妈妈边逛边看,我们点了两碗四果汤,边逛边吃,后来我们又采购了一些泉州的特色美食,我们看到很多人在一家店门口排了一条长龙,商店门牌上挂着“手工麻糍”,我们凑上前去看,原来是两个姐姐在做麻糍,看着很香很好吃,妈妈看了看长龙,又看了看天色,还是拉着我走了,妈妈说下次一定找个非假日时间买回来让我尝尝。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和妈妈终于满足地踏上了归程。西街、小西埕,下次我还来,细细地,慢慢地,走走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