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有一章是讲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岁寒三友”,而这“岁寒三友”就是被世代国人当作精神寄托,题诗作画的主人公——梅、松、竹。
“岁寒三友”是被寄托了一种寓意的。以竹为例,竹大都有一种特质,像是毛竹,须得蛰伏几载,随后破土而出,直冲云霄。并且竹不管风雨多大,都只是稍弯片刻,风雨过后再次直立。正如郑板桥热衷于画竹并且技艺精湛,因为竹与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一致的。“你排挤我,可以,但是我的精神,是你靠排挤挤不掉的。”板桥板桥,内心的信念真是如桥一般,任人践踏仍岿然不动!
如郑板桥这般以“岁寒三友”作为精神偶像的文人墨客,定是历经风霜磨难、体会过社会之残酷的。而李商隐、白居易这种“财大气粗”的得运文豪,自是体会不到也写不出来的。只有那些从逆境中生存下来的人,才可以像竹、松、梅一样,历经风雪交加还是一片葱翠。
是的,就是这些顽强的灵魂,用那如此优美流畅的线条,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浓浓一笔,使之伟大而熠熠生辉。
我记得小时候我很内向,在幼儿园里做期末总结的时候都不怎么出声。上小学后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总是声音很小,三年级的时候何老师让我去名生讲堂做一堂关于美术的演讲,让我变得勇敢坚强要从那段时间讲起。
离演讲只有三周时,我已经做好了PPT,只差串演讲内容了。其实这些都是平时我接触的东西,运用起来很熟练,但是要叫我对着大家讲起来却叫我很紧张,因为我从来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大声的说过话,更何况是演讲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了像期末复习的魔鬼式训练,每一句话念七遍以上,然后把句子联成一段再读七遍,不熟的多读几遍,这些平时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改成要给别人讲了课真是句句话都紧张的记不住了,弄的我口干舌燥的一直狂喝水。就这样,我把写好的稿子背的滚瓜烂熟,把家里人全都叫来听我讲,可是当我看见大家专注的着的目光就没信心了,妈妈让我把大家看成是地里的西瓜,叫我把她们当做小透明,当时我心里想如果我是个近视眼就好了,看不清楚大家注视的目光我就好了。就这样我一遍一遍的连着讲,直到了演讲的二十分钟前,何老师叫我要大声的给同学讲,马上要开始了,我在闻道厅里最后做好了准备,何老师叫我“加油”,小声点没关系的,还有音响呢,要给班里增光呀!”我开始了我的演讲,感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于是我增大了声音,努力的把要讲的都讲明白给大家听,最终完成了这次的演讲,获得了大家的掌声。
那次演讲叫我获得了一颗勇敢的心,那次演讲的过程叫我终生难忘,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叫我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