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尊重历史作文10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29

名人讲《论语》,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都曾引起热烈反响。有人认为这对普及传统文化是好事,但也有人认为许多演讲并没有把握《论语》的本质;有的影视剧只为追求收视效果却不尊重历史。我认为这样回望历史对普及传统文化并不见得是好事。

如今,影视产业飞速发展,越来越的历史剧出现在荧幕上。让人们对某一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但有些历史剧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歪曲历史事实,对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例如许多抗日剧中的主人公都身怀绝技。手撕鬼子、气功打鬼子、用手榴弹炸下天空中盘旋的飞机……直到2015年春天,《一起打鬼子》的女演员从裤裆中摸出了手雷。自此,抗日神剧彻底走向恶俗。抗日战争是一段充满血与火的历史,娱乐化的方式来表现残酷的战争,是对历史的亵渎。

对于一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这种影视剧严重影响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一部分盛行的抗战神剧,不仅没有反映出抗日战争的艰难,也没有把“打鬼子”的精彩之处反映出来。反而误导了公众的历史观。

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既能生动地再现史实,又能以史为镜,观照现实。然而,近年来许多历史剧明显存在着“消费历史”的倾向,从汉唐的帝王将相,到近代的抗战建党,一些场面大、明星多、娱乐性强的历史“大片”让人直呼“被亮瞎了眼,却感动不了心”。当权谋斗争或者悲情苦难成为中国影视行业赚钱的一着好棋时,真实的历史与记录的历史、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与影视剧中的历史到底相距多远?历史剧的意义是否已经丢失殆尽?

在如今的历史影视剧中,人物、时间、事件被随意混搭,让古人说现代流行语,历史真的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历史还能称其为历史吗?

真正的优秀历史影视剧一定要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历史事实,不要过分美化人物或漂白反派人物。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的传奇人物,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厉行改革,创造了万历十年的中兴,但归天之际遭人非议,家产尽抄、爵封皆夺。而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高大全”式的张居正。过分美化与历史不符。TVB台庆剧《大太监》,讲述的是李莲英如何在深宫经历无数斗争,最后成为慈禧太后身边大红人的经历。在人们的心目中,李莲英是个阴险毒辣、祸国殃民的反面角色,但在《大太监》里,李莲英廉洁奉公、正气凛然;而一直被认为专横残暴的慈禧,也被演绎成了爱国忧民的慈母。过分漂白也有违历史。

我们理解影视剧无法完全做到还原历史,但我认为影视剧一定要做到尊重历史。

廖沫沙曾说过“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存有敬畏之心,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我们才能不断前行!

这是学期最后一次作文课,老师说“要给你们输送一点传统文化营养”。接着,就发下了《增广贤文》《百家姓》《千字文》三篇古文。

学古文啊?这有点新鲜。因为我从来没有学过。

先学《增广贤文》。老师说,“只要读三遍,就能记住内容,还能背诵。”切!有这么简单吗?

老师说话算话,第一遍,她带我们一起读,要求慢慢读狠狠记,这样我记住了小一半内容。读第二遍,老师要求我们边读边演,并且先作个示范。老师读“近水知鱼性”时,就走到讲台旁边,低下头瞪着眼,仿佛站在水边看着鱼在游。我们看懂了老师有趣的动作,也就边读边演起来,我读到“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时,就先指指己的心,再指指同桌的心,他笑得要命。我读到“年年防饥,夜夜防盗”,说“盗”时,我又指指同桌,谁知同桌不高兴,狠狠地反击我“你才是盗呢!”读这一遍,我记住了半数多一点内容。第三遍用的是“读读背背”的方法,老师读前半句,我们就背后半句,很快,大家都会背了。

读完三遍《增广贤文》,老师就让我们默写了。我们都很担心,读三遍怎么能够背上来啊!老师很体贴地说:“我读前半句,你们默写后半句,总可以吧。”这还差不多!于是,我们把稿纸竖着对折一下,老师读前半句内容,我们就会在稿纸的右边写后半句内容。写完《增广贤文》后半句内容,我们就在稿纸的左边补充前半句,这样《增广贤文》就过关了。

背诵《百家姓》,很麻烦,因为没有具体内容。老师就用激将法,说“能背出包括自己姓在内的24姓的同学有奖励。”同学们就使劲儿背,到最后都疙疙瘩瘩地背出了24姓。但是很多人都只背了《百家姓》里最靠前的24个姓,耍赖!

理解《千字文》有一定的难度。开始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连蒙带猜地解释《千字文》,如果实在不懂,就可以偷看一次字典。我对《千字文》的意思不大理解,偷看了两次字典,一次查得“天地玄黄”的“玄”是“黑”的意思,另一次查得“日月盈昃”的“昃”是“太阳西斜”的意思。正当我要发表解释的时候,张毅涵用手机偷看到了《千字文》的译文,就跳到讲台前,一字不落地读了出来。老师对他没有办法,允许他以“记录速度朗读”译文,同意我们记录全篇译文,没想到,这么难懂的《千字文》在“偷学”中全部学会!

到下课的时候,我们基本就把《增广贤文》《百家姓》《千字文》读懂了。原来,学古文并不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