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童年都是游戏中度过的,而我的童年是在书海中度过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我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三字经》。从中我认识了孝敬父亲的黄香,学会了孔融让梨的品质。
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让我多看老师发的书,因为那时候我识的字还不多,妈妈买了许多能贴在门上,墙上的儿歌,就让我一遍又一遍的背,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记得我最喜欢读的是:“幼儿园里乐陶陶,见到老师说声早,见到同学问声好……”
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可以把骆宾王写的《咏鹅》倒背如流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虽然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我小时候来说就有一点难度了。老师说骆宾王七岁就能写诗,我们要认真观察好好学习,像他一样写出优秀的篇章。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读的书越来越多。周末,我和一个好朋友写完作业就在家里背书。《游子吟》朗朗上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听到我们在背诵这首诗的时候,妈妈就对我们说:“你们会背了,你们也要知道这首诗中蕴含的意思,这首诗就是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我们似懂非懂,却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永远不会忘记童年时那郎朗的书声,不会忘记从书中领会的道理,还有美好的童年……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比如说第一次包饺子,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吃必胜客……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一次炒菜。
寒假的一天,我突发奇想,想做一次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于是我就让妈妈教我,妈妈满口答应了,于是我穿上围裙迫不及待地朝厨房走去。
到了厨房,我拿了两个鸡蛋,用搅拌机搅拌了一下,谁知用力太大,洒了我一手,我立刻调小力度才好了下来。之后是切西红柿,妈妈叮嘱我要小心一点,我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先拿来两个西红柿,洗好后,再把它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但不幸还是发生了,我不小心切到了手指,顿时鲜血直流,但我没有哭,而是迅速去拿创可贴,贴上继续切。切完了西红柿,还要切葱花,切完葱花就可以炒菜了。
终于要炒菜了,我有点紧张,但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锅里倒上油,但不能放太多,油好了以后,先炒鸡蛋。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倒进锅里,只听到“滋滋”地声音,油差一点溅到我的身上,幸好我躲得及时,看来炒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鸡蛋炒熟了以后,先盛出来,再炒西红柿,等西红柿熟了以后,就可以一起炒了,然后放一勺盐,再放一点糖,再加一些胡椒粉,最后放葱花就可以了。
看着自己精心炒的菜,我立刻端给爷爷奶奶和妈妈尝尝,他们尝过之后,连声称赞,让我都不好意思了。这是我第一次炒菜,虽然手指受了伤,但我却一点都没有感觉疼,再听听大家的称赞,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还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