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秋叶阑珊之时,父女共抒,此情不渝。稀白发缀满乌发间,眼角强添沧桑……
——题记
我步出校门,一如既往的左顾右盼,亦是没他的影子。我面冷了下来,甚至和朋友也不曾打招呼。路灯投射出昏黄的光线,脚下碎石“吱吖”作响,我静静地迈着步子,强抑眼角的失落之意。每次便是如此,我好欢喜地见到他的影子,却忽而发现认错了!
也是一路一人漫步至家门,眼里便只有左右间距几米的路灯,几人嬉闹,亦或是透着光亮的窗,这一路的景再无变动。我忍住心头的焰火,步入了家门。却不见他的背影,只好咽下没说出的话。进了房门。
一身懒散地靠着椅背,玩弄手中的碳素笔,在书上绘只眼睛,又或是无所事事地乱涂瞎画。我把窗敞了开了,清风拂过我的心房,那份失意忽而便似清风吹散了罢。
却没来及享受这般静阑的夜晚,“笃笃”一阵敲门声便沓至而来。我紧忙去开门,却不料映入眼帘的——是父亲!
也只见他淡淡地说了句:“我在校门等了好久,你们是提前放了学罢。”我一时恍然悟醒,懊悔自己此前的不理解和失意。我顿了顿,思索良久,才开口:“是提前了。”
一切总归又恢复于沉寂,却是只见我一人呆呆地望向先前乱笔的画。
我推开房门,却只见他独躺在沙发上,手中多了支烟,眼角多了份沧桑。
我顿时哑然,清清嗓子方才说:“爸爸,我们来练字吧。”他搬了两张椅子来,接过我手中的纸笔。一约会儿,纸上便皆是我与他的题字……
“不对,这里要这么写……”
他一板一眼地写到。
而这一字一画中,淡淡地,犹如清风淌进我的心弦。
你依旧在前行,却忽略了最亲的人的感受。一笔一画,皆为亲情。你,又亦感受到了?回首时光,皆是他的背影,而你却总是疏意啊。这一刻,弥足珍贵。——后记
万物皆有其本色。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义“本”为“树的下部”,也就是根部,是它最简单,最真实的样子。古人常用“牙白”,“竹青”,“水绿”,“黛蓝”等词语描绘事物的颜色,反过来说,每个颜色都可以用大自然的事物去形容。这样的词语形象且美好,因为它们遵循了自然的本色。
简单的自然永远令人悸动。那纯粹的叶,那似有若无的风,那不加装饰的本色,足以点染春夏秋冬。花中的世界总是震撼,叶里的菩提总是神圣。一望无际的田野,荡漾着麦稻的香气,随风摆动的金黄,与阳光挑逗,照亮了心灵。石上泉水的透明,总是恬静,总是清新,闪烁着光点,分外耀眼,舍不得只聆听。自然的本色需要我们去保护,挽留我们曾经的动容与倾心。
那人的本色呢?人的本色便是生命的本色,亦是生命的底线。最美的本色,就是不忘初心。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经说过:“只要用功念书,累积经验,把它伸展下去,现在的你,便会在你长大之后的躯体里活下去。而你背后的过去的人们,和在你前方的未来人们,也都会紧密联结着。”这不就是不忘初心的最好体现吗?但凡想要去做的,就竭尽全力去做,不慕荣利,不追求人生的幻光,脚踏实地,尽职尽责。还记得周恩来总理的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确实做到了,用自己的能力,真诚与信念。他守住了当年宝贵的初心。再说林书豪,他对篮球的极度热爱并没有在别人一次次的质疑中消退,反而愈挫愈勇。终究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初心就是梦想,初心就是底线,初心就是本色。生活不必太高贵,只要不负自己;生活不必太奢华,只要不忘初心。坚守我们心中的圣土,难忘我们捍卫的原则,做好每一个自己,这就是初心,这就是本色。
本,为万物之根。心,为万物之本。前路漫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挫折重重,坚持自我,方得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