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到了,牡丹园的牡丹也盛开了。于是我们全家人决定趁着这个假日去南山牡丹园赏牡丹花。
早就听奶奶说,牡丹是花中之王,长得非常漂亮。我也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花儿可以让奶奶这么赞不绝口。早上,我们一起来到了牡丹园,一路上鸟语花香,道路两旁的洋槐树开满了小白花,一串一串的,风一吹,飘来了花香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我闭着眼睛闻着花香。忽然听爸爸说:“到了。”我赶忙跳下车。哇!瞬间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只见一大片如同盘子一样大的花竞相开放。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紫红色的,还有红白相间的。爸爸告诉我这就是牡丹花。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向花丛中,牡丹花的花瓣很大,也很多,一层又一层,向外翻着,花瓣由里向外颜色越来越深,中间黄色的花蕊上还趴着几只勤劳的小蜜蜂。听爸爸说,牡丹的品类繁多,色彩也很丰富,尤其是黄色和绿色最为珍贵,可惜我们这边目前还无法栽培。清末年间,牡丹就曾被当做中国的国花。牡丹花大而香,所以被称之为“国色天香”。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来赞颂牡丹花。可见牡丹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其他花无法取代的。人们来到牡丹园,纷纷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了美好的瞬间。
时间匆匆而过,一会儿就到了中午,我那不争气的肚子又咕咚咕咚的叫了起来。我们带着对牡丹花的留恋离开了牡丹园。
姥姥家的庭院古旧而清新,尤其在这样的秋天里,加上秋天的韵味,再加上大山里特有的气息,让人不得不陶醉其中。
沿着曲折的街道,踏着起伏的石板路,走过那条熟悉又幽静的小巷就可以看到姥姥的家了。巷子两边茂密的香椿树遮住了蔚蓝的天空,它们的叶子被秋姑娘染成了斑斓的色彩,黄绿、橙红、浅褐……,真像一幅凌空展开的美丽画卷。
院门外那口古井南边就是一块绿油油的小菜地,地边的牵牛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喇叭在成片的绿叶中随风摇摆。一颗颗嫩绿的小白菜犹如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一株株朝天椒伸出许多可爱的小指头,红的、绿的,令人赏心悦目。
走进庭院,映入眼帘的是那颗葡萄树,从前那里是一颗巨大的石榴树,结的石榴又大又甜,想起来都直流口水。有一年冬天,石榴树冻死了,姥姥亲手种下这颗葡萄树,至今也有五六年了吧。葡萄藤沿着枯死的石榴树向上攀援生长,铺满了整面东墙,仿佛石榴树重新拥有了生命。树下有很多花,有几盆菊花含苞待放,像随风舞动的花仙子。墙角几排丝瓜爬上南边和西边的墙,手掌一样的叶子紧密地并排着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许许多多的丝瓜宝宝挂着黄色的小花像一群活泼的小朋友。
院子四周的房子都是土胚盖的,大概也有几十年了,住在里面清净而舒适,晚上在床上躺着,偶尔听到几声狗叫,更显出山村的幽静。黎明,我被鸟叫声吵醒了,叽叽喳喳——,犹如一首动听的乐曲。我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穿衣起床,站在院子里吸一口凉爽的空气,抬起头看远处朦胧的山形,好美啊!
好一个迷人的秋天,好一个让人陶醉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