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这个词已经被多数人忘却了吗?在放学路上的一幕让我为之一震。
那是一个星期一,我拿着十元钱走进人员爆满的书店,为什么生意这么好?不是因为文具好,而是因为一个小柜上,摆满了零食,大多都五角钱。每次都人山人海,挤都挤不动。我好不容易挤进去买了支钢笔,拿着它在路上走着,刚走几步,就看见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拉着他爸爸的手——一双长满茧的手。“爸,给钱!”男孩蛮横地说。“怎么了?”父亲温柔地抚摸着男孩。男孩开始不耐烦:“快给!今天还没买辣条!”哦,原来是这样。父亲十分地无奈,眼里流露出的无助令人揪心:“吃那个不好!不许买!”男孩大吵大闹,毫不畏惧,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捶打在爸爸的衣服上——一件迷彩服。脏兮兮的,应该是工地上的工人穿来干活的。“听话!”父亲变了脸色,一脸严肃。“不行,你就得给我买!”男孩坐在石阶上,仿佛不给他买就不走了。爸爸叹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放在男孩手里。男孩即笑容满面,欢天喜地地去文具店了。
我暗自在心里掂量着这一幕:感觉事情真讽刺!小孩子的笑容真险恶!父母拒绝给钱是因为吃的零食对身体不好!小男孩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父亲?父母挣钱容易吗?“尊老爱幼”他懂得吗?我看到这一幕,思绪万千。对啊,社会上这样的人多着呢!父母的苦心,他们真的懂?
放学路上的这件事让我愤愤不平,我们要尊重父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堵与疏,是相辅相成的。
阳光忽隐忽现,秋风习习,吹得人一脸寒意。忽地,“啪”一下,白炽灯的光灭了,洗衣机的脱水声也停止了。我跑下楼看电源总开关,嗯,停电了。于是,我快速穿上鞋子,往同学家跑询问情况。一路上,桂花的悠悠飘香溢满鼻腔,大老远看见朋友的妈妈拿着手机,从这头走到那头,来回踱步,脸上写着“烦”字,我叫了声:“阿姨好!”眉头稍舒展,脸部勉强露出笑意,应了一声,又快速奔向前头。我三步并两步地走上前,只见一大群人堵在朋友家的车库门口,观者如堵。喜欢凑热闹的我也围了过去,只见一座山高的黄沙堆放在车库门前,一根运送黄沙桶的绳子断裂直挂在空中,几个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与朋友的妈妈在争吵。没弄清楚情况的我,以为黄沙盖住了她家的汽车导致汽车不能开出来。她妈妈气愤地说:“你们把黄沙堵在我们家门口,就没有考虑车辆的进出吗?我还急等着出去办事呢!”“我们知道的,马上就运到楼上了。这不,绳子断了!”工人解释道。围着黄沙的一群人堵着看热闹,却没有一个人出主意疏通这条道。我不敢走上前,从人群中溜了出来,回家告诉奶奶。
奶奶闻之后,赶紧跟着我跑去。我们当然是要去帮助朋友家的,奶奶大声地说:“你们当时卸黄沙时就应该想到:车库里的车随时都要进出的。堆在路上,过往车辆是要通行的。你们应该把黄沙堆在转角处,堆高一些,不能影响别人的通行。”“我们以为很快就能把黄沙上楼的,谁知绳子断了呢?”工人理直气壮地说。“绳子断了是意想不到,可你们曾想到:车库的主人或者过往的车辆,急着开车出去有事,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呢!我们每个人做事时都应该考虑到别人,不能只想到自己方便。做任何事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所以事前都应该考虑周全的。”工人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声说“对不起!”。这时,奶奶撸起袖子,拿起铁锹,使出吃奶的力气,铲了一勺,对围观的大伙说:“大家不要光顾着看热闹,一起帮忙把黄沙往边上挪一挪吧!”接下来,有的在修复绳子,有的在往桶里抄黄沙,也有的把门口的黄沙暂且抄在边角处……不愧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给车库门前腾出了一条道,朋友的妈妈顺利地把汽车开了出来。
我暗暗地佩服奶奶:“奶奶真了不起!这么堵的场面,竟然给她三言两语就疏通了。”这下子,黄沙不会堵在车库和走道了;黄沙也不会堵在堵者与被堵者心里了。所以说,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许只需要一个“疏导者”主动出来疏通一下,也就被巧妙地化解了。
堵与疏之间,只需要一个人或简单的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