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卧室里,有许多从老家拿过来的东西,这些东西看似粗糙,实则巧妙。比如:“双杆噪音”“一杆独秀”“木飞机”“暖手球”等。这些都是我奶奶制作的物什,我一直都很喜欢它们。
“双杆噪音”制造于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季,那时候的我既没有手机又没有玩具,在田里只好百无聊赖地数高粱。奶奶在割,我在数,“一株,两株,三株……”奶奶见我无聊,便从地上随便拿出两株高粱,唰唰两下,便只有两根杆在我手里了。我忘记是怎么做的了,反正是一种十分解闷的玩具,当初听着可是天籁之音,现在听起来真是噪音。
“暖手球”就更有意思了。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我的手经常冻得没有知觉,奶奶也为此发愁。冬季的某一天,奶奶突然给了我一个球,猛地一看像雪球,实则可以暖手。球里面装的是棉花,棉花里还有一层,里层装的是一个小水杯,水杯是真的小,但可以取暖,还可以解渴。球也不大,见过刚出生的猫团子没?就那么大。但是温暖了我好几个冬季。
虽然奶奶制作的东西没有青花瓷那样典雅,也没有泥人那样有趣,但我喜欢。奶奶制作的东西伴随了我6个年头(第7年的时候来城里上学了),简朴,好玩。
我将永远把奶奶的手工牢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近几年,我的家乡菏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几年前,人们大多住在又矮又小的红砖瓦房里,夏天闷热,冬天寒冷,狭窄的胡同里坑坑洼洼,天气晴朗时尘土飞扬,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人们出行很不方便。近两年,旧城棚户区改造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为家乡菏泽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每幢楼都有自己的颜色,就像美丽的姑娘身穿色彩鲜艳的衣服矗立在那里,散发出大都市的气息。人们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水电暖齐全,居住舒适安全。小区内的混凝土道路宽敞又平整,随时都会有物业人员清扫道路,出行非常方便。
中华路是家乡城区内的主要出行道路,记得一年前,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是常事,事故多有发生。如今,路面由原来的15米宽双向4车道拓宽为30米宽双向8车道,每个十字路口都做了渠化改造,道路两旁还更换了造型别致的LED路灯。从高处向下望,中华路宛如一条巨龙游走于菏泽东西,一辆辆汽车在上面行驶,犹如巨龙背上的一片片鳞甲。汽车行驶顺畅,人们从此告别了拥堵,也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华路成了菏泽人心目中的“长安街”。
记得小时候的冬天,经常是雾霾天气,抬头望去,就像一张苦大仇深的脸,外出时妈妈都让我戴上防雾霾口罩,很少看到蓝天白云。最近几年,习爷爷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全国上下狠抓环保,人人都从自我做起,实行绿色出行,减少废气排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天更蓝了,云更白了,水更绿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家乡是祖国的一小部分,家乡的变化也是祖国发展变化的缩影,我身边的巨大变化反映了祖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