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37

轻轻合上《苏菲的世界》,我深深地长舒一口气,全书四百八十七页的阅读旅程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回想着苏菲的世界中的一点一滴,印在我心中的不单单是那个十四岁的女孩。

在《苏菲的世界》中,我第一次读到了柏拉图曾说过的那句话:“哲学始于惊疑。”它告诉我,不论谁,倘若对这个世界和人生不曾有过惊奇和疑惑,就不会开始哲学的思考。

书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这个世界好比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变出来的一只白兔,所有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人们一开始对这种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感到惊奇,然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也就会逐渐沿着细毛滑回到兔子的毛皮,他们觉得非常安适,便不愿再爬回柔弱的兔毛顶端。

对于孩子们而言,世上的所有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而对于大人们来说,这个世界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在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莫过于“我们今天的股价涨了么?”“白菜现在多少一斤?”“某某电影票房好像过亿了!”等等。大多数人因为忙于日常生活琐事而使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受到了压抑。难道我们就只能生活在这种整天谈论菜价、争议股票的世界里么?

哲学才是拯救这个世界的良方,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条危险的旅途,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以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在《苏菲的世界》中,艾勃特化身为艾伯特向同样化身为苏菲的席德进行了哲学启蒙,一堂堂哲学课变成了悬疑与破案,虚虚实实,似梦似真。

帕梅尼德斯想要揭穿各种形式的“感官幻象”,恩培窦探索着四种基本元素,即使因为哲学理论而被迫离开雅典的安纳萨哥拉斯也仍对大自然的组成提出疑问,德摩克利特努力证明组成各种事物的是原子;希波克拉底坚持着“医学伦理”;苏格拉底重视良心,真理,仍旧反对诡辩学家;柏拉图研究着双重性质的人;亚里斯多德又对柏拉图的理性论提出新的质疑……自古至今的西方哲学家,每位都在不断探求中得到新知,每位都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的戏法看个究竟,弄个明白。

同在一片十四岁的天空下的我,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朝向兔子温暖舒适的毛皮深处滑去:我开始习惯这个社会,习惯这个世界,从未去考虑过更深刻、更有意义的问题。一本《苏菲的世界》,一群哲学家拦住了我,他们揪住我的衣领,将我拽回毛尖,在那儿,在兔子的顶端,希望我也能以崭新的眼光度量生活。

葛朗维格曾说:“真实启蒙之于人,如同阳光之于土。”《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每个人对生命的好奇,带我们爬回兔毛顶端。

之前,我是家里唯一一个“小公主”,直到那一天……

暑假的一天,我写完作业,正准备看电视,突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我想一定是出国的爷爷奶奶回来了,我便急忙打开了门,果然是爷爷奶奶。可我再定睛一看,爷爷奶奶的后面怎么还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听奶奶一说,我才知道,原来她是我伯伯的女儿。奶奶说,她要在我们家住上几个月,因为我伯伯那边有些忙,所以就托付给了奶奶。奶奶让她和我住在一个屋子里,我有些高兴又有些不高兴。高兴是因为这样就有人陪我说话了;不高兴是因为我那个屋子里是上下床,我要睡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她早早地起来了。可恨的是她起来了还要把我也给叫醒,让我睡不成懒觉。要知道,我平时可是喜欢睡懒觉的哟。从那以后我开始讨厌她,不再理她。她开始不高兴了,天天一副委屈的样子,我照样不理她。

可有一件事,让我对她改变了看法。有一天,我感觉不舒服,可家人都出去办事了,只有我和她在家。我的头疼了起来,还晕晕乎乎的,我就去床上躺着了。她看到了,就问我怎么了,我告诉她我头晕,头疼,可能是晚上受凉感冒了。她立马跑到客厅,给我找了一些感冒药,还给我端来了一杯温水,让我把药喝下去。我喝完药后就让她去看电视,然后我就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躺在医院里,并且已经躺了三天了,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原来,在我睡着时我一直说冷,并且迷迷糊糊地说胡话。她一摸我的头烫手,知道我发高烧了,便急忙给我爸爸妈妈打电话。虽然是高烧,但是由于去医院比较及时才没什么大事。

从那以后,我每次出去找小伙伴玩都叫上她,还很自豪地说她是我妹妹。

因为她,我的公主娇气没了,也是因为她,让我懂得了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