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东京四月的樱花翩翩路,看过内蒙草原的骏马碧蓝天,阅过无数风景独胜,心中偏爱着的一隅,仍是家乡——大美北京。
清新自然,悠闲自适,是北京。
午后,随着暖阳笼罩,世界的棱角被柔化。此时走在颐和园中,或是听得园中丝竹声悠悠,或是看见昆明湖上被清风引起的阵阵涟漪。偶尔回望远山,佛香阁的编钟声入耳是惬意满上心头。
看着几个孩子嬉笑水边,不禁想起儿时和几个伙伴在水边扔石子的情景。仔细听,耳边好像又响起了石头入水的清脆叮咚。儿时的美好回忆像是碎片,零落在北京城中,每拾起一片,都是我和北京的故事。
历史悠久,古韵依旧,是北京。
傍晚的长安街,灯火通明,车辆川流不息。天安门城楼的砖红在夜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肃穆,庄严。那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铿锵,是民族崛起、重生的符号。是它赋予了北京自豪骄傲的一笔,无可替代。
走进老胡同,狭窄幽深的巷子中,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平淡生活中深深的人情味,柴米油盐中飘散的烟火气。
漫步在胡同,双手抚上青灰色的墙砖。它们虽坑洼错落,略显破旧,但却有一种不同于都市嘈杂的宁静安然于其中。胡同中的气息扑面而来,朴素,真实。
古朴的街巷,几个老爷爷在道中摆一桌象棋,凑在一团下一下午实在是常事。儿时逢春节,大年初一清晨在胡同中走街串巷,只为要红包的幼稚情景,恐怕是一辈子也难忘的事了。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承载着回忆,无不饱含着珍贵。
北京,初见欣喜,再品倾心。走遍世界风景名胜,依旧热爱着的大美北京。
无意间碰翻了相册,里面的照片散落了一地。抹去其上尘土,把照片一张张的放回原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现。这本相册里记着北京。
北京是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有着古香古色,张灯结彩的胡同;有一种时尚来去匆匆的上班族;有悠闲惬意,坐在长椅上聊天的老大爷。更有的是如诗如画的春夏秋冬。
翻开第一页记录的是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其中几张玉渊潭公园的樱花。此时此刻正竞相开放,小巧玲珑、芳香四溢。抬起头,樱花浅粉儿娇嫩,几颗樱树连成了一片。天空俨然变成了一片粉红,春风袭来,一场花瓣雨,悄然而至。我和朋友,追着,闹着,捧着大把的花瓣通通塞入囊中。骄傲的比谁的捡的多。口袋变得鼓鼓的,脸也笑得红扑扑的。
慢慢的,树叶长得越发茂盛。天气也逐渐转热。北京的夏天是静谧温和的。在这个季节里,汽车的鸣笛,小贩的叫卖突现着夏天的活力热闹。我去了颐和园的莲花池。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形容是再好不过了。莲叶铺满了整片荷塘,荷花安插在其间。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这个火炉子的天气里,带给了我一份宁静。净身凝神,感受夏日独有的安静。
时光飞逝,转眼已入秋。北京的秋天是凉爽舒适的。相册里画满了红色。在这个气候宜人,各处容光泛发的季节里,香山的红叶,层次分明。远看,是大片的红,走近,红中带绿,绿中带橙。色彩鲜艳,丰富多彩。巴掌似的红枫相比普通的椭圆形绿叶,风显得尤为特别。秋天里,层林尽染的,是北京的红枫。
相册的末页,是北京的冬天。天虽冷,可是下了雪就不一样了。雪使整个世界变了样。白色在故宫掩去了以往的华贵,雍容。一切变得安静,美好。红白相间的屋顶,灰白的石阶,装点了整个紫禁城。孩子们堆着雪人,打着雪仗,笑声充斥了整个冬天。
相册返回原处,心中感慨万千。北京,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惹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