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昆明的春和,没有海南的的夏烈。作为北京人,最爱其大美之处莫过于冬季的景、雪中的人,和那文化的厚重。
最喜爱大雪之后,阳光初照但冰雪未融之际,微冷微暖。树梢挂上冰柱,大地铺满棉毯院里的花草被盖上一层薄雪,隐约透露出一丝绿意。其实我总要在这时串趟小胡同,去看那灰瓦上的雪,墙沿上的霜,还有“刷刷”地扫雪声;也总要在这时走遍故宫,去看那被雪淡化,被光柔化了的金碧辉煌。寒冬中的北京,或简或华,尽是美景。
最享受严寒之中,裹着围巾戴着手套,买一块红薯握在手里,手上暖暖的。那时,烤红薯的并不少见,就经常来一位老奶奶推着车来到楼下。她已满头白发,背也驼得很低,但每逢见到我,便一脸乐呵呵地挑出最大最甜的红薯放在我手中。一块红薯钱就不多,她还非是抹掉零头再收钱。临走时说:“明天再来啊!”我望她佝偻身影渐行渐远,抿一口红薯,心中也不禁暖了。寒冬中的北京,烤红薯应是北京人最美的标志。
最渴望庙会临近,父母带上我去逛庙会。草地上还有一丝雪时,这儿便热闹起来了。红灯笼、彩带、条幅洒满了天空;手摇铃、大鼓、铜锣响彻出云霄。舞狮子活灵活现,手脚敏捷,这是需要两个人相当的默契和熟练的技术。糖人样式颇多,不说甘甜可否,偏偏喜欢欣赏糖浆细丝在纸面上灵动飞舞,这是老一辈人的不断练习与创新的结果。当然不可或缺的便是写春联了。我们常带着两条红纸,让这儿的张爷爷给写两笔,他总有不尽的灵感得以让毛笔在墨下创造出不尽的图案。寒冬中的北京,冰封不住文化的热情,传承与厚重之美。
寒冬中的北京写不完更写不透。我见过老舍笔下大雪京城,也见过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作家把情寄予给一座古城的背后,是对美好北京的热爱。在那景美、人美、文化美中,似乎才能体现北京的大美。
大美北京,醉在其中。
有这样一个人,我们只有一面之缘,可至今我都无法忘记,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翻开记忆这本大部头的书,去看看吧。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宣化看望生病住院的姥姥。偶然间,我看见了一家图书馆,顿时,就像有人在我心中丢了一团火一样,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此后,我就一直缠着爸爸,让他带我去图书馆,爸爸拗不过我,只好同意带我去一次。
以前,我去图书馆,都是看一些小说啦、漫画啦。对那些经典名著看也不看一眼,今天也是如此。不知不觉,快到回家的时间了,我拿了一本漫画,正要离开图书馆,突然,有人拉住了我的手,我回头一看,啊!是一个大哥哥,他和我一样,也戴着一副大眼镜,简直就像我的翻板。
他说:“你好!小朋友,你是要买那本漫画书吧。”我点了点头,那一瞬间,我仿佛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一丝丝失望和遗憾。他再次拉住我的手,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小弟弟,看那些书对你将来一点好处也没有,多看看那些名著吧,像《童年》、《老人与海》……我不是个推销员,我只是觉得你特别像小时候的我……”他说着说着,我就在他眼睛里发现了一点儿痛楚。
那时,我和你一样大,刚失去亲人,家里条件也不好,我整天沉迷在图书馆的漫画和小说里。有一天,我正依依不舍放下手中的漫画书,一位叔叔向我手里塞了一点东西,拍了拍我的头说,孩子,多读好书!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转身走了。我低头一看,啊!那是二十元钱……想到叔叔离开之前对我说的话,我用他给我的钱买了人生第一本名著,从此,我也喜欢上了看书。我没法报答这位不知名的叔叔,只能把当初他给我的爱继续传递下去……”他说着,往我手里塞了20元钱,匆匆对我说了一声“加油”,就跑出了图书馆,留下我一人傻站在原地……
此后,我就一直多读好书,也开始慢慢攒钱,我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正如那个大哥哥所说:把爱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