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慢慢地学会了欣赏作文6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11

小时候,母亲教我读《笠翁对韵》,逐字逐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没念几句,我顿觉索然无味,匆匆跑开。那时的我,并不懂得欣赏诗词中蕴藏的美。

幼时我待诗词,犹如待打油诗,只觉得这诗念起来琅琅上口,便端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学。那诗经的篇目又长,没了耐心便搁置在旁,不多久,便蒙上了薄薄的灰尘。

稍大了些,书本上的诗词内容丰富起来。我也有了耐心仔细思索诗词字里行间的意思,竟有了几首喜爱的诗,譬如《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其生动而又平静的比喻,让我为之眼前一亮。

原来我以为,我和诗词之间的关系,会这样不温不火下去,却没想到,一篇古文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印象。

偶然一次,我在书中觅得这样一句话: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一时被之触动,似乎周遭的一切都被赋予奇妙的色彩,更加柔和,更加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查阅了这句话的出处,“赤壁赋”三个大字跃然于眼前,三两行字被我逐个缓慢念出,一时耳边嗡嗡作响,只余留几句牢牢地攫信我的视线——“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文章可以这么美。近乎缓慢地读完整篇赤壁赋,苏轼与客人泛舟江上,洞萧声凄然婉转的场面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与此同样挥之不去的,还有他豁达的宽慰之语,感慨声中深邃的智慧。

后来,我接触了更多诗歌。读《将进酒》时豪放酣畅的诗句,似乎在我眼前交织出青莲居士复杂而强烈的情感;读《虞美人》时,我又被南唐后主亡国之悲痛深深感染了;读及《湖心亭看雪》,我又为那浅淡的故国之思而怅然……凡此种种皆让我流连于诗词之中,不愿分离。

慢慢地,我懂得了欣赏诗词的美,也沉醉于它深刻而隽永的美之中。

艳阳高照的夏天,也是一年中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夏姑娘让大自然变得非常美丽。

公园里,环顾四周,一片翠绿。湖面又静又绿,犹如一块大玉盘。大树碧绿碧绿的,让许多动物在它身下玩耍。知了唱着大合唱,小鸟在一边伴奏一边跳舞,毛毛虫正努力变成蝴蝶,加入这场大型演唱会。夏草微微地摇着他们的小脑袋,听得如痴如醉。水底的小鱼都来凑热闹,把又圆又大的眼睛探出水面,看看这是一场多么隆重的的表演。第一场演唱会结束了,大树伯伯高兴地拍着手,表示对知了乐队的赞美。

湖中央,荷叶笔直地站立着,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五颜六色的荷花,粉的,紫的,黄的,白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着好像快要爆裂似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好像在比美。小鱼在这精致的玉盘下自由自在地游着,池塘似乎变成了鱼儿们的游乐天地。一颗颗珍珠从天而降,落在湖面上,落在荷叶上,晶莹剔透,美极了。鱼儿们纷纷游到这绿色的大伞下,把荷叶痒得左右摇摆!

大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座五彩缤纷的彩虹桥,让人直流口水。似蜜般甜,又如柠檬般酸,如果我如长颈鹿般高大,就能尝尝这诱人的桥了。天渐渐暗淡下来,太阳害羞地遮住了自己一半的小红脸蛋,那云霞也变了模样,赤橙赤橙的,好似一片沸腾的火海,无边无际,让人陶醉!

天黑了下来,星星眨着那闪亮的眼睛,动物入睡了,人们也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