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抬头向天上看,看到那弯弯的月亮,是再正常不过了。而平平常常的月亮,却勾起了我无限回忆。
记得那年夏天,一轮弯月嵌在天空中,发出微弱的光芒,照射在我们满是笑容的脸上。知了被照得叫起来,青蛙在水里也被照得“呱呱”直叫。
皎洁月光照在了一位坐在树下的老奶奶的身上,老奶奶今天讲得是嫦娥的故事,我们边听边看着圆月。此时,有个孩子说:“月亮又大又亮,比起那些繁星呀,就无法比了。”一个被称为“小博士”的女生说:“月亮的光是从太阳那借的!”“不对,是它自己发的,太阳和萤火虫都是自己发光的!”我们左右为难,哥哥为了化解尴尬,说:“咱们捉小虫去!”我们全部同意了。
我拿好网兜和塑料袋,准备去抓小虫。去捉蟋蟀、知了还是萤火虫?我正想着,发现小树上有一只知了在唱着《知了之歌》,我紧盯着知了,把网兜一甩,知了就被套住了。我把知了放入塑料袋之时,我听见一声怪兽的大叫声,奇了?这儿怎么会有怪兽?我疑惑着,转过身,看到了一个怪兽——两只眼睛很小,但比月亮还亮,浑身漆黑,根本什么都看不清,我急忙退后几步。“哈哈!真胆小!”只听一声响亮而又熟悉的声音,是哥哥!他竟拿着两只萤火虫吓我,我又急又气,不知说什么好,只好假装在找蟋蟀,不再看哥哥一眼。
夜深了,天更黑了,而月光更亮了,我们轮到自己给大家讲故事,什么《八仙飞月》,什么《月亮仙子拯救地球》,我们胡思乱想,编出一个又一个好听的故事,看着发光的月亮,激发了无限遐想。
日子过得飞快,一个接一个的早上和夜晚,都像淙淙流水,一去不返。
在每一个夜晚,仰望天空,看着月亮,就又想起了月光下的童年,又想起了童年的点点滴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轻轻地来了。那浓郁的爱与那甜美的笑容也渐渐地到来了。
那风,不是一般的风,而是那张奶奶摇椅摇动时的风声,那爱的呼唤声。
到了正午,奶奶正坐在以往的那张摇椅上,静静地为我织着小毛衣。
我喜欢奶奶的手,那双手是如此玲珑小巧,但不知从何时起,奶奶的手粗糙了。
我回想着小时候,那年,我6岁。我跟着奶奶,一起来到小院子里。那时,奶奶还年轻,懵懂的我经常陪着奶奶玩耍。奶奶静静地织着毛衣,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围着奶奶与摇椅旋转。由于我还小,不知奶奶用了多少心思,只见得奶奶那双手,能为我做出好多东西。
可现在不一样了,时光悄悄地溜走了,我长大了,奶奶也老了,可唯一不变的是那张摇椅,古老的棕藤,经岁月的耐磨,散发着亮晶晶的光泽。那天,奶奶与我又到了以往的小院里,又见到了那张摇椅,太阳底下,温暖色的摇椅,唤起我无限的美好回忆,此时,奶奶说自己老了哦,累了,于是坐上摇椅,阳光暖暖地照着,摇椅悠悠地摇着,奶奶慈祥地笑着看着我……我坐在奶奶的面前,看着,看着,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一一坐摇椅的人是我。
突然,一阵阵清柔的微风吹来,把“沉迷”已久的我摇醒了。那张摇椅,轻微地摇动了,咔,咔!奶奶戴着老花镜,满目的快乐,一边摇晃着,一边故意逗我笑,顿时,我的心灵明亮起来。
奶奶的微笑,在我心中是最美的,是永不抹灭的,是最慈祥的。
我喜欢奶奶那点点微笑,在那夜晚的繁星间,是所有最亮的星儿组成的一个笑脸。
在那张摇椅中,包含了奶奶对我的爱。当一阵清凉的微风吹来时,那张摇椅又晃动了起来,我仿佛又见到了奶奶的微笑。
一阵微风吹来,摇椅晃啊晃。我听到了那秋风,甜美的风!沙沙沙!沙!沙!沙!
但有一天,霏霏的雨点洒在了那张摇椅上,洗尽了摇椅。那张摇椅已经很旧了,要扔了。但我是多不愿意极不舍得。我抱紧摇椅,坚决不同意。
咻咻咻!摇椅又晃了起来,荡啊荡!荡出了奶奶对我那不变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