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日那天,奶奶送我一幅剪纸作品,剪纸上,是一个小女孩在蒙古包里读书,让我联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蒙古包里,一切都那么平常,稍有破损的书柜,矮矮的小桌,以及羊毛织的地毯,而外面,太阳还没升上来,草上挂着露珠。
当山边露出一丝闪烁的红光,一滴雨滴,落到牵头花上,接着一滴、又一滴,天空下起了毛毛雨,雨中有隐隐约约的读书声。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那读书声如同风吹过树梢,如鱼击碎河境,掺杂在雨中,错乱而有序,激情而平缓,宛如夏天的雨声淅淅,又宛如春天的花苞绽放。
小桌的旁边,留有一杯未喝完的奶茶。这便是她的早饭,蒙古人好奶食,又不喜早上吃肉,所以早餐也极简。但每天早晨,这朗朗读书声震撼着整个草原。小桌旁,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一本书。每天的早晨,像今天一样,被雨淋湿又被太阳晒干,不知晒黄了多少书页。那皱巴巴的,硬邦邦的一页页,不知被打开、关上,再打开、再关上多少次了。
读书声依旧不停,仿佛在等待太阳的召唤,天已放晴了,虽没日光,却带一丝神秘,虽没阳光,却有着一丝烛光。
这书声,永不困倦。这书声,永不停止,一切看起来那么平常,又那么特殊,时间,在这一刻停止,只有书声依旧。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声嘎然而止,红色的太阳迎着风,冉冉升起……
我看着这幅剪纸,看入了迷,直到妈妈叫我,我才回过神来。这,是一幅剪纸。
竹子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竹子!
当秋姑娘逐渐离我们而去,冬姑娘来临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是树叶凋零后的秃枝,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爷爷。你所感受到的,是寒风凛冽,吹遍你的全身,脸庞,手……那寒风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片割在你的身上。这时,你会发现那些傲然挺立其中的植物:梅花、竹子、兰花、菊花,这些合称“岁寒三友”,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个植物,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竹子。
我喜爱竹子。因为它不像其它花一样浓妆淡抹,十分朴素淡雅。它亭亭玉立,有着修长的身躯,一身翠绿,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姿态挺拔,一节一节的连着,就像一个坚强刚毅的少女,但并不如我们所见那样,它也有着“柔软”的内心,需要我们去爱护、发现,体会到它的内在美。
我喜爱竹子,它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月季的浓香,也没有茉莉的清香诱人,但我钟爱它的朴素、淡雅。无论是遇到狂风还是暴雨,寒冬还是酷暑,也不论哪种生活环境,它都能自力根生,不需要人工的悉心照料,也不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及适宜的温度,就像一个离开了家庭的孩子,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存活下来。
这就是竹子,极普通而又易见的植物,然而决不平凡。
我喜爱竹子,不仅因为它的外表,更因为它的内在。它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食用性的植物。它可以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用作家具同时也可以制成美味佳肴,供人们品尝。竹子,“牺牲自我,奉献世界”,是它的人生格言,这时我想到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连古人都在写诗赞美它,可见它实在是不平凡。
我喜爱竹子的朴素、淡雅、有节气,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要再次歌颂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