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吟:“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梅,那白雪中亭亭玉立的仙子,冷霜之中傲立的公主。粉嫩的脸颊略显着涩,却又隐藏不住她发自内心的坚强。
皑皑白雪覆盖山坡,只剩星星点点的嫣红绽放。花瓣被雪花无情地拍落,却仍然不失刚毅与坚强。
她们,正如身在边疆的战士一般,不屈不挠。积雪越来越厚,甚至埋没了已冻僵的双腿。手套虽已戴上,却无法驱逐寒冷。他们在心中牵挂家乡,脑中放映着家乡的模样。老父老母则坐在窗前眺望,期盼他们能早日归来。
梅的性格永远那么倔强。她不像柳,能轻易折断;她不似杜鹃,只有温室中开放;她不如菊,只是外衣美。她只是她,虽然外表柔弱,却爱在毫无生气的冬日绽放。
中国人总是偏爱梅花,这让我很不解。但后来,我才明白:中国人,这种发自骨子里的坚强,是从这血色的梅花中学到的。她开得娇艳,开得刺眼,比起清纯的月季、水仙、茉莉,她较为泼辣。比起红艳的牡丹、玫瑰、野菊,她又有另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风味。
中国人爱梅花,爱的是她不平凡的品质,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的是她这般刚毅的品格。
中国人爱梅花,爱她那鲜红的花苞在冬日里舞动的样子,爱她在风雪的胁迫中仍不肯认输的魂。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也是如此,他们身上那种梅的品质,中国人顶天立地的品质,被后人牢记、传承。他们的英雄事迹被我们歌诵,代代相传。
梅的傲立,显出了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品性。
窗边的一剪梅仍然高高将头抬起,粉红的脸颊上,写满了她的骄傲,中国人的秉性……
我已经走了许多道路,但最难忘的是跟爷爷走得那条路。因为在那条路上,是我和爷爷最快乐的时光。
那条路本来只是一片草地,可后来因为走的人多了,就开拓成了路。每次爷爷带我去幼儿园都要走那条路,而且那条路旁边有美丽的景色:桃树上开着一朵朵桃花,就像一个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小草伸出它那光滑又嫩绿的小脑袋;花儿迎着阳光绽开甜美的笑容。草丛里正开着聚会:帅气的蟋蟀向美丽的蝴蝶小姐邀请跳舞,甲壳虫和独角虫结拜兄弟,蚂蚁开启了大胃王模式,蝉依然开着演唱会,蜜蜂这位六星级厨师忙着烧菜。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看着这些景像,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每次都迟迟不想离开。我在欢笑着,爷爷也在欢笑着。
爷爷在这条路上给我讲了许多道理,每次都是十分慈祥地对我说,但有两次爷爷的语气不是那么柔和。
有一次,爷爷看到桃花树上的树叶落了下来,就像是一位运动员以优美的身姿慢悠悠地跳水,又像一条鱼自由自在地游泳。他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眼神坚定而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看见这片枯的树叶了吗?它虽然已没有生命,但它却是很好的肥料。让树木茁壮成长。你要像这片树叶一样,要对社会有用处,去奉献。”我突然恍然大悟。
还有一次,我和爷爷走在这个路上,爷爷的脸色十分严肃,我原本以为是因为我考试考不好了。后来,爷爷对我说:“你的复习方法应该不对,不过没关系,这次考试考不好了,还有下一次。你的复习方法不对,那就换一个复习方法。如果你走一条路不通,那走别的路,你的机会还有很多。我那迷茫当中的“眼睛”突然睁开了。我知道了一条路不通走别的路也是可行的。
自从走过这条路以后,我知道了,人生道路是靠自己问出来的,要是这条路不通,就走别的路。因为每一条路都是通往成功途径之一。而且每一条路都是有很多困难与挫折的,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闯,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像一位名人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就像一只翱翔的雄鹰,终究都会飞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不管是天涯海角。
今天,我已走过童稚,走出多许曾经的迷茫。回首来路,怎能不倍加感念我的爷爷——引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