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词离我们既近又远,它是梦想,需要我们努力。如果你有钱,你会做什么呢?是过奢华的生活吗?如果我有钱,我想做的事情可多了。
如果我有钱,我会带着外婆周游世界,让外婆了解中西方佛教文化的不同,使她更懂佛教知识。然后,我会在家修建一个小佛堂,让外婆可以在那儿礼佛诵经、清心养性。
如果我有钱,我会带着妈妈游玩韩国,我们一起在韩国的游轮上享受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让妈妈轻松一回、浪漫一回,让这成为我和妈妈共同的回忆。
如果我有钱,我会买下一栋“豪宅”,不过这“豪宅”不是奢华的,而是朴素的。因为这“豪宅”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各种颜色的植物、动物都有。我会再养些猪笼草,因为有游客过来游玩,就会有苍蝇、蚊子,而猪笼草可以把它们吃掉,减少“豪宅”的有害虫子,使游客能在这儿放心、开心地游玩。
如果我有钱,我会……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只要我努力学习,今后努力工作,我坚信总有一天,钱会在我的“口袋”中多起来。然后,我可以一一完成我的“有钱计划”。
一曲《狐狸叫》红遍大江南北,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听着这充满森林气息的歌,我的思绪渐渐飘远。
幼时的我住在外婆家,初夏开始,每到傍晚,外婆家四周就会响起蛙声。蛙一般都是成群鸣叫,总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我总是找不到蛙声的源头,它们响彻在我周围,使我迷茫。
夜晚的田野最美丽,一望无际,透着静谧的黑,田间总有几位晚归的耕种者。蛙群是这里的常驻“将军”,气势浩荡。夜空中总会有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纯真美好。入夜,外婆不允许我出门,但我还是会趁她洗澡时偷偷溜出来,哪怕只是瞥一眼,我的心就会很充实。有几次因下雨没去,夜里竟睡不着觉,想念那田野,更想念那蛙声。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我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妈妈打算接我回家,我却死活不肯。不为别的,只因舍不得每天陪伴我的蛙声。我不知道家旁有没有蛙群,只知离不开蛙声。即将回家的前一晚,我一宿没睡,听了一夜的蛙声。
我渐渐长大了,在家里被作业压着。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隐约觉得耳边有蛙声响起,继而想到外婆家的蛙声,还有那时的美好。
后来,我又去过几次外婆家,虽说还能听到蛙声,但不如从前般声势浩大。再后来,因外婆家重建,我去得更少了。我盼着暑假来临,外婆新家建好了,妈妈准许我到外婆家住一段时间。
夜晚悄悄地来临了,我依然像儿时一样冲向田野,可迎接我的不再是“听取蛙声一片”,我甚至觉得那不再是田野了:原本广袤的田野被分开了,地上铺满了碎石子;夜不再那样静谧,而是充斥着机器“隆隆”的噪音;我再也找不到萤火虫那娇小的身躯了,常驻的蛙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不停地跑着,希望在某一处地方有一片蛙群唱着歌。直到跑不动了,抬头看着一片漆黑的天空,心里空得可怕。
我的眼前渐渐模糊起来,思绪渐渐飘散,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偷偷跑出来听一会儿蛙声。那样简单的满足感,现在却找不到了啊。
蛙声,已渐渐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