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曙光,照亮我心,驱走黑暗;一缕春风,温暖我心,驱走寒冷。
——题记
朱自清的一篇《背影》,道出了他对父亲的种种情感。我看到的背影,不是来自父亲,却有着父亲般的高大,挺拔。他,就是唯一一个不让我排斥的数学老师。
初识
那年暑假,学校组织即将升入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补习功课。包括数学。因为我本身不喜欢数学这门功课,也就对这科老师有着莫名的排斥。但遇到了您,十分温柔,十分细致,从不乱发脾气。天气炎热,教室里没有什么制冷设施,讲了一节课的您,“汗”如雨下,刚好您走到了我这里,我伸手递给您几张面巾纸……您走了过去,我转身,看到的是您的背影,高大,挺拔,没有一点弯。
再遇
很幸运,上了初三,我的数学依然是您教的。在你的教诲下,数学成绩也渐渐提了上去,至少,没有以前那么差劲。寒假将至,因为我们要填报考信息,就晚放假了一周。熬到最后,想要回家,就跟您请假,您教育了我一番,没批准。我看着其他同学高兴回了家,眼泪不争气的掉了下来。您看到后,无奈,准了假条,让我走了。我转身,看到的是您的背影,有些寂寞,有些神伤。
离别
转眼初夏,马上中考。还有六十五天。本以为最后几个月,好好相处,却又在前些天听到些不好的消息,数学老师要换了,就在这最后的六十五天。上完了最后一节课,最后一句话:“记得把今天的题做了。”,转身离去,看着您的背影,有些无奈,似乎又有些不舍。但更多的,还是那做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我们班同学都不舍得您走,却又不知如何去表达,就只能在您离去的那一瞬间,默默不语。
生命本是一场幻觉,可是有了你们的陪伴,便能在这纷繁流变中找到真实,找到永恒。
——题记
七张试卷,结束了三年的寒窗;三年初中的生活,便在英语考试的一声铃响中宣告终结。三年太长,长到我们能品味到一切的酸甜苦辣;三年太短,短到仿佛是一瞬便要分别。三年来我收获了最好的你们,最好的时光,最好的青春。
夜,万籁俱寂,只有霓虹灯在窗外若有若无地闪着,我抵不住这夜的侵袭,便在这夜沉寂中睡去,模糊间似是白天上课的情景。一向数学还不错的我却遭遇滑铁卢,数学老师走下讲台巡视,目光却停留在我惨不忍睹的分数上,您翻开我的试卷,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却又连连点头:“你的基础还是不错的,改掉粗心的毛病,你能考好的。”是吗?我有些将信将疑,一抬头,却触及他那温柔的目光,没有批评和责怪,而是一种慈父般的期待与鼓励,不善言辞的他不知该如何表达,只是拍拍我的肩,道一声加油。一滴晶莹的泪珠涌入眼眶,泪眼中却浮现出的是您的笑。我知道,这三年的时光,有您陪我们共度。
夜色恰好,繁星满天。
十二点的钟声将我惊醒,我擦干眼角的一粒泪珠,向客厅望去,妈妈正翻着书,不觉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妈,你去睡吧,我还有不少作业呢。”“没事,我不困,再看会儿书。”我刚想笑她,打了那么大的呵欠,还口说不困,却突然发觉她丝丝白发在灯光下却那么刺眼。说是看书,可谁又不知那是陪我,那翻书的声音告诉我,有人正陪伴着我,共度这韶华,繁花满心。
初中的生活就这样渐行渐远,中考的战鼓也隆隆奏响,最后的时光,我们携手,向着梦想的地平线发起冲锋。
第六节课,校园里只剩下毕业班的学子,肚子却不合时宜的叫了起来,最后一节课,定是分外难熬,邻桌却抛来一袋饼干,似已知晓我的心情,“给你的,快吃吧。”不知是肚子饿了,还是有些许感动,抑或是兼而有之,那夜的饼干也分外好吃,我囫囵吞下,连渣也没留。饼干的香混着老师的讲课声,有你们的陪伴,便铸成这初三美好时光的全部。
也许,这便是青春的时光吧,汗水夹着欢笑,苦难混着欢喜,一路坎坷,一路感动;一路风雨,亦一路收获,无论你想与不想,这辈子,就这一回。
酿一壶炽热的酒,敬你我共度的美好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都刻成光盘,脑海里不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