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学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使我感到极大的震撼,触动了我的心灵。
文章主要讲飞蛾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极力鼓动翅膀,那是求生的欲望;一颗掉进墙角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没有水的砖缝不屈向上、茁壮成长,那是它对生命的渴望;作者精听自己的心跳,那一阵阵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那是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是杏林子奏响的生命的乐章。
我不由得想起了黄美廉,她从小就得了麻痹症。她的症状十分特殊,无法掌握平衡,手脚经常乱动,医生认为她活不过六岁。在常人看来,她已经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通过手中的笔和大家沟通,考进了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让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去年冬天的一天,天降大雪,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惊人的一幕,楼下的梅花开了,在严寒的风中,在冰冷的雪中傲然挺立、迎雪怒放,朵朵鲜花飘来缕缕清香,那美丽的顽强的生命让我震撼!
生命是灾难区帐篷里的笑脸,生命是枯木抽出的嫩芽,生命是破壳而出的小鸡……塞内卡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爱因斯坦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
我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让生命活得光彩有力,让有限的生命,真正地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树木郁郁葱葱的,一切美的就像是一张油画。我心情愉悦的与妈妈走在花鸟市场中。
各色各态的花摆在一起,相互媲美。我看着那些娇艳欲滴的花,心头一热:“妈妈我想买盆花带回去养。妈妈眉头一蹙,很不信任的看着我。美景带给我的好心情一下子烟消云散:我已经长大了,养盆花的能力还是有的。在我的百折不挠下,妈妈最后还是给我买了一盆花。
刚开始我觉得这个花的花色,叶脉都十分精致,越看越喜欢。可是从第三天开始,花就垂下了头,褐黄色从花边开始向花瓣慢慢晕染,娇嫩的花苞也不再挺着,甚至叶子都开始打蔫,我也渐渐的不在意它了。
就这样,那盆毫无生机的花被我丢在了阳台。
隔天,妈妈拎着那盆花对我说:你看,说你不会养你还不信,你既然把它买了回来,一定要对这个生命负责!我以为,喜欢花的妈妈一定会帮我打理,没想到她却把这件事情给我做。我微微一怔,对生命负责的声音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
我暗暗的下定了决心。
我查询了养花的方法,也谦虚的问过了妈妈的养花经验后,开始精心的照顾它。浇水,施肥,阳光,适宜的温度,样样都没有少。我正在为这盆花忙里往外时,回头却瞥见了妈妈欣慰的笑容。
后来,这盆鲜活的生命再次变得生机勃勃,一直到现在都放在我的书桌上。美丽的花朵的那一刻空气中流动着一股暗香,甜甜的。
于是,养花这一课成为我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一刻,妈妈并没有亲自动手去帮我呵护这盆花,而是通过养花让我懂得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对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