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隆重热闹,不可缺少的节日。在我们的家乡,春节就是一盏盏红灯笼,一串串红鞭炮,一桌桌团圆饭,一张满足的脸。
除夕前一两天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手忙脚乱,买鱼呀,鹅呀,在家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子里的墙壁、地板、窗帘、椅子、书桌、被子等等,统统清洗干净。一切能清洁的事物都清刷了一遍,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
除夕那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热热闹闹,主人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饭后一家大小“祭祖宗”,然后焚香祷祝,最后由长到幼依次跪拜,能体现出家中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接着还要守岁。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并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但也是热热闹闹的,每家每户门前都会摆上两盆小型年桔,小型的菊花作衬托,还有在家中插上几只,清香四溢的百合寓意“百年好合”,除此以外,有轮饭习俗,其实这个技术应该早在2月16日开始了,那为什么我一开始不说呢,因为今天轮到我们家,请亲戚们去吃午、晚饭,以及第二天早上的早饭。
那天一大早我妈妈就去菜市场买菜,准备团圆饭了,而我为了买我最爱吃的零食,糕点、水果、饼干等等,也学着妈妈起早床,妈妈早就为我考虑到了,所以把钱准备好。(里面有我买东西需要的钱)妈妈告诉我啊,你长大了,我们兵分两路,我坐上妈妈的顺风车来到大商场。一下车,我马上去挑选择自己心目中的菜单中的东西。妈妈也出发去买菜了。过了大约半小时,我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上了妈妈的摩托车回家。妈妈精心准备好年饭,亲戚们都赞不口绝。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临了,我祝愿家乡越来越好,也祝家人万事一帆风顺。
抹不去,她的笑颜;变不了,那香如故。
——题记
那年四月,天很晴,似乎是刚下过雨,阳光映照着那一方红土地,清新、湿润,有着故乡的味道。
我,走在家乡的故土上,难得空闲,父母便与我同回故乡。家乡的小路有些泥泞,却有一番别样的风景。小路两旁的花儿没有规律地绽放着,没有城中花朵的艳丽,却多了些自由和随性。似乎便是那随性吸引了我。驻足,静静观赏,却也是那般的清丽,正如故土般亲切。
沿着小路走,周围依旧是令人难以忘记的土地,很是熟悉。我俯下身去,正想用手拨弄泥土,却听见一阵鸣笛声,转身,却见一辆小汽车停在路中央。我只好躲去一旁。那偌大的车轮像是城市冰冷的齿轮,碾压着路旁刚刚冒芽的小花小草,结束了那短暂的生命。我眉头紧锁,耳边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细小尖锐的呻吟和呼救;眼前的红土已留下了车轮碾压过的痕迹,被那钢铁之躯压得喘不过气来。故土,竟被烙下了两道深深的疤痕;那些花草的残骸已粉碎,散落在狼狈的小路旁。心中,似有什么在翻腾;心里,竟也有如被碾压般的刺痛,那样的撕心裂肺。走过去,俯下身,抚摸着红土的身躯,泪,涌出,滴滴落在红土中。
抹去泪,拿来一把小铲子,轻轻地将那些支离破碎的花草的根挖出,用双手捧起一把又一把红土,将他们埋葬在故土中,又用一把把红土,抚平她的伤痕。那一刻,我手中的红土飘香,清新、亲切又熟悉。一缕缕芳香沁人心脾,似是环绕着我,挥之不去。那芳香,如琴声袅袅,直入心扉;那芳香,如湖水荡漾,泛起涟漪;那芳香,如爷爷泡的茶,暖心舒适。那,便是家乡的味道。
重回故土,似又能看见故乡的笑颜,又能闻到那一缕红土香。
想起那一缕故土的芳香,想起家的味道。
故乡,她笑颜依旧;故土,那芳香如故。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