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寻书记作文6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33

唉,总算到家了,回一趟外婆家可真累啊!我的屁股刚在沙发上坐下,又立马跳了起来,一拍脑袋说:“哎呀!书包忘理了!”

我急忙冲进房,开始整理书包。“英语书、数学书、科学书……唉!等等,我的语文书呢?”我的心脏提到了心眼上。我再一次充满希望地四处寻找着语文书,但也许老天爷在逗我玩,希望又一次落空了。“噢,不会吧!”我绝望地叫出声来。爸爸妈妈听见了从屋里探出头来问我怎么了,我只好如实地告诉他们情况。没想到他们不但没有安抚我,反而劈头盖脸地把我臭骂了一顿!我沮丧地走回房间,继续翻找起来,可还是没找到!无奈之下,妈妈打电话给了外婆,问她有没有看到我的语文书。外婆一边拿着电话,一边帮我找着,过了一会儿很坚定地告诉妈妈没有。挂了电话,妈妈一脸无奈地朝站在一旁焦急等待结果的我两手一摊——表示没办法。我已经急得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紧张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心想:该不会掉在路上了吧?感到事情越来越棘手,都快急哭了!

没办法了,只能等着明天挨老师的骂了!我回到房间继续整理余下的书。我拿起一份文件夹,突然有一本书从里面掉了出来,我拿起来定睛一看,高兴地大叫:“找到了!找到了!”没错,那就是我的语文书。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我激动地拿着语文书狠狠地亲了两口,开心地大叫起来:“这下不用挨骂了!”我急忙冲进爸爸妈妈房间,告诉他们语文书找到了,他们听了也替我高兴,并嘱咐我不要再这样粗心了。

事后,我不禁感慨:遇到问题不能慌,要冷静处理;凡事不能马虎,要认真仔细地对待!

第一次看余华的作品时,感觉比以往读过的悲剧作品都要深得多。郭敬明的《小时代》也是悲剧,但它是通过环境渲染、心理刻画的方式体现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而余华的作品却是用一种平常的语调来讲述一个个血腥暴力的故事(比如《活着》),但往往有催人泪下的效果。我虽然知道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却没有办法说“你这些都是骗人的”,因为这些故事虽然离奇但又是贴着现实发生的。我认为用有一句形容鲁迅作品的话来形容余华的作品,也是很合适的——余华用非常正常的音量说一句“你得了癌症了”,它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冷静。

在《蹦蹦跳跳的游戏》中,林德顺起初诧异于那个买一个桔子的男人,因为他不知道他的孩子站在死亡的边缘,他不知道这对贫困小夫妻的生活不易。比起林德顺这样一个不幸而又万幸的人,这对将失去孩子的夫妻更加不幸。当他看到孩子的脸色后,才知道这个男人为什么只买一个桔子了——可能是因为他们把所有的钱全都给了医院,即使最后没能救活孩子。

孩子的死就像死神张开的巨大的网,罩住了林德顺最后的希望,也罩住了读者的心。一句“孩子死了”是点睛之笔,只不过点的不叫悲伤,而是十分平静。这就像原本浮在云端的精致的亭台“啵”的一声突然被一只大手捏得粉碎的声音一样,蹦蹦跳跳的游戏也就永远定格在这里了。作者用这一滴墨,晕开了故事黑色的结局。此时的林德顺心情一定很糟,因为他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去关窗户,走到楼梯中间时突然腿一软,于是就永久地瘫痪了,只能坐在轮椅上。人生之大悲莫过于此了吧!

不管是读者还是故事里的林德顺,这时都意识到——林德顺其实和那一对夫妻是一路人,只不过他失去的是行走的能力,但是他们失去的是爱与希望。旁观者在这里变成了经历者,故事在这里把个体的悲剧扩大到一个群体的悲剧。但死人已死,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活下去,两个经历者都在无奈中期待,林德顺期待他自己可以重新站起来,夫妻俩期待生活能好起来。即使生活逼迫着人们不得不后退,但他们从不低头,旁观者必然也是经历者,那种精神比一切都值得尊敬。

致敬每一个在无奈中期待却又默默向前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