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何志逸吵架了,这件事使我很难忘。
我和何志逸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上学一起走,放学也一起回家,每次我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助我。但是,有一次,我和何志逸因一支笔而吵架了。这件事发生在一天下午的课间时间,何志逸没经我同意就拿起我一支心爱的笔玩,一不小给弄坏了,我当时很生气,骂了他一句:“何志逸,你没经过我同意就玩我的笔,现在你弄坏了它,你要赔我,笨蛋!”,听到我说,他也生气了,也骂我说:“我又不是故意的,这么小气!”。我立刻火冒三丈,就把他的一支笔抢过来,扔在地上摔坏了。他大发雷霆,准备要动手打我,同学们看到我们这一对好朋友吵得凶,纷纷围上来劝解、制止,不然,一场大战也许就会发生。不一会儿,上课铃响了。他生气地看了我一眼,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和他一下午再没说一句话。我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老师讲的课我也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心里觉得烦躁不安。放学了,我和何志逸也没有一起走回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闷闷不乐,问我发生了什么,我把与何志逸吵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你不应该为这一件事吵架。好朋友之间比较亲密,所以会随意拿你的笔看,何况他也不是故意弄坏了你的笔,为了一支笔吵架,会破坏友谊。而且,物品可以失而复得,友谊一旦损坏就很难修复好了。”我默默地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到教室后,我主动走到何志逸面前向他道歉,他也说:“是我先不小心的,对不起!”我们相视而笑,又和好如初了。
这是我难忘的一件事,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体谅,遇到矛盾要相互谅解,才能使友谊天长地久。
最近,因一封“我要像风一样自由”的辞职信引起社会关注的19岁女孩饱受争议,对她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但在我看来,她要的自由,是为了弥补自己损失的面子而找的借口,看似云淡风轻,实则耿耿于怀。
青少年与社会的初次接触便是十八九岁,成人后的自由带给我们欢笑的同时,来自社会诸多的角色负担与压力也接踵而至。“两个月的工作经历”“挨了批就辞职”,是这个年轻女孩摘不掉的标签。她刚步入社会,刚找到工作,可仅仅是挨了批,就辞了职。我们无意追究她受到责备的具体原因,光是这种看似潇洒的行为就值得商榷。
倘若真的是委屈,那么一定要在无谓的批评后用更出色的业务能力来证明自己。但如果是工作失职受到批评,那么为何不能积极改正,而是选择用文艺的宣言来粉饰自身有错的行为呢?既然不能做到闻过则喜,那又何必不以为意?两个月的工作时间就让她想去追逐自由,那人生剩下的漫漫长路又该如何走过呢?该承担的责任,终究是要背负的,该承认的错误终究是要面对的。年轻的女孩,别再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因为受不了那几句批评,脆弱的内心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于是抛下一句“我要像风一样自由”便逃之夭夭,可是天地之大,你又能逃到哪里呢?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的确,社会上的种种历练我们还没有完整地走过,各种前路上未知的挫折还在等我们的到来。可我们始终改变不了社会,与其逃离,还不如改变自己,适应社会。
女孩的抗挫能力不强,那又怎么去追寻自由呢?自由,不是卸下一切重担后的来去自如,而是在懂得挫折也会带来精神财富后,仍能尝着挫折的种种味道,大胆前行。那是心灵的超脱,是真正的自由。你已经成人了,风一样的自由会在你于社会的摸爬滚打后安然降临。那样的自由晔若春荣,浏若清风。
同时,我们也该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不要轻易言弃,不要肆意逃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旦抛弃自己的初心,尽头便会遥遥无期。我们的肉身可以在混沌的环境中挣扎,我们的灵魂却会愈发自由。
年轻的女孩,你要的自由,只是虚荣的借口。那么,就把借口撤回吧,文艺的调子不适合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等到你从茫茫世事中追寻到责任的意义时,再追求“像风一样的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