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16

翻开《巴黎圣母院》,总能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这本书将人性的虚伪,卑鄙,阴暗表现地淋漓尽致。但黑暗中总有一丝光明——人性的善良和奉献,虽然很微弱,但也能指引人们前进。正是如此,才让人有读下去的信心。

作者雨果将善恶两者写到了极端,形成天壤之别的对比。这个方式让人明白了善恶美丑不在乎表面。印象深刻的是那富丽堂皇的教堂,它是一件华丽的外衣,掩盖了人性的丑恶,假借宗教来表现。宗教像是茫茫大雾,笼罩了人性美丽的一面。

在封建王朝中,官吏勾心斗角,针对人民,与人民为敌,艾斯梅拉达因为这刀山火海般的冤狱而被迫害。在“奇迹王朝”中,看似衣衫褴褛的贫民,流浪者,却互相帮助,舍己为人。为救出艾斯梅达拉而攻占圣母院。看似和善亲切的克洛德,实际内心充满嫉妒,阴狠,自私。而莫加西多更是如此,看似驼背,独眼,但能舍己救人,从绞刑台上救下艾斯梅达拉。克洛德和加莫西多都同样爱慕艾斯梅达拉,但都遭到拒绝,走向毁灭,但克洛德是毁灭他人成全自己,加莫西多是毁灭自己成全他人。这是多么大的区别啊!

艾斯梅达拉在这个阴暗的时代,是最耀眼的光芒,拥有迷人的外表的她,内心也是清澈纯洁。他对待山羊,救下落魄的诗人,想给劫持自己的加莫西多送水,对负心的弗里斯至死都保持爱情中,不难看出,她是个至善至美的人,正因为她的特立,才被这个世界所排斥,被辱为“女巫”“杀人犯”,被送上了绞刑架。

那段时间的法国,乌烟瘴气,让人窒息,人民希望有曙光照耀这里,但不可能,这意味着要打败“真善美”的上帝,矛盾体现了残酷的事实,揭示了人性的悲哀。

掩卷,我依旧唏嘘不已,钟声还似乎在我脑海中激荡……我要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燃烧自己,发出炽热的光芒!

我是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曾嘉轩,今年9岁了,是一名阳光的小男孩。留着一顶乌黑发亮的短发,有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妈妈告诉我要常常用这扇心灵的窗口去发现周边美好的人与事。我还有高高的鼻梁和一张常挂微笑的嘴,1。45米左右的身材显得不胖不瘦。穿上校服,系上红领巾,我便是一名威风凛凛的小少先队员。

平常除了上课、写作业以外,我还喜欢玩各种实验、徒步和阅读……其中最喜欢阅读的就是科幻小说和百科全书了。不久前,舅舅送给我一台高清显微镜,是供我读书结合实践研究用的。有一次,我和妈妈到福建乌山徒步时,在沿途中发现悬崖边有两株奇特的小植物,我小心翼翼将它们采集回来,把它的叶子轻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打开显微镜的观察灯,再聚焦,这时,眼睛透过观察口仔细观察,就会看到镜头下的小切片里有许多不规则的小圆点,那是什么呢?经过一番思考,并查阅了相关书籍,原来呀!这时叶子用来透气的小孔,真的非常奇妙!除了观察这两株小植物外,我还观察过洋葱表皮切片,双子叶切片等,实在太有趣了!

我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做事拖延、写字不工整……对这些缺点,我会慢慢改正,希望身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多提意见。

这就是我,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