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的日子总是那么漫长,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我跟爸爸妈妈回老家。一路上汽车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望着窗外的风景,远处的山峰,蓝蓝的天空让我陶醉。
这时妈妈打破了车上的安静:“出来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家乡有没有变化,那条小路还在,那我们的新车可就要遭殃了。”“就是啊,就是啊,你知道我已经担心好几天了。”爸爸附和道。
汽车飞快地行驶着,开了大半天,家乡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可这熟悉中又带着一些陌生:原来的石子路不知去向,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伸向远方。
漫步在家乡的水泥路上,一股思念油然而生,曾记得那条水泥路原本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小时候奶奶总是牵着我在那条石子路上来回的走。奶奶那粗糙的大手,总喜欢牵着我的小手,冬天时,她那双温暖的大手总是温暖着我冰冷的小手,直到把我的手焐热为止。而如今那条石子路不见了,代替它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可那条石子路我却一直无法忘却。因为那条路上有我和奶奶的美好回忆,有欢笑,有泪水,有奶奶的爱。
上小学了,我离开了家乡,进学校时我的成绩很不稳定,我很沮丧。曾记得奶奶知道后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孩子,人的一生,不一定像水泥路那样平坦,那样顺利,更多的是像那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一样,有时你会被凸起的石子绊倒,有时会因为凹下去的地面踩空,孩子,跌倒了很正常,奶奶相信你一定能重新站起来的。”
那些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它就像漆黑夜晚的明灯,给了我无穷的希望,它就像一位无形的老师,时时激励着我的积极向上……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我的成绩突飞猛进。
路,就在脚下,我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将来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中华历史五千年,浓缩为一部部经典,传承至今,中国历史的灿烂文化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宝库。
在这些经典中,四大名著更是不可缺少,其中我最爱看《红楼梦》,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古典文化名著的无穷魅力。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本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详细的介绍了贾府从鼎盛辉煌到衰落苍凉的整个过程。
悲惨的故事啊,我沉迷其中,真真假假,可有可无……
淡淡的悲伤,无尽的感慨,此书多么凄凉,尤其主人公林黛玉,也许她的一生注定如此“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本书主人公林黛玉的淡愁闲思,谁又懂得她呢?她多愁善感,温柔多才,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但最后却使自己的一生落得了一个凄惨的下场,她的一生,孤独,寂寞又痛苦。尽管这样,她的故事还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至今还忘不掉她楚楚动人的脸庞,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是那么娇弱,让人动情。
贾宝玉,衔玉出生,他是贾世家族给予厚望的继承人,也是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他出身不凡,生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晴若秋波”,从小聪明灵异,也就是这个柔弱天真的男孩子,看破人间红尘,看淡世俗,最后出家。
这本书让我有喜有忧,贾府鼎盛时,看着大观园里姐妹们整天对诗饮酒,十分有趣,让人身临其境。但后来贾府的衰败,让大家流离失所,散的散,去的去。姐妹分离,更是悲惨万分,他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有的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曾经的繁华就好像一场梦一样。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真实,生动的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页中国末期的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书里人人结局悲催,贾府最终也走向了衰微,反映了复杂的封建社会问题,揭示了世态炎凉的人情和黑暗的封建社会。
合上书本,我为我生在新时代感到骄傲,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