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我们可以吃到各种美食:香甜的元宵、美味的饺子、松脆的糕点。春节的习俗也不少,搞卫生、贴春联、放鞭炮、看春晚、拜年等。春节也给亲人提供一个团结的机会。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拍全家福、发发红包,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希望……
今年的春节,除此之外,我过得比往年更有意义。吃过年夜饭,妈妈拉着我匆匆地走出了家门。我们来到了与距小区不远的福利院。妈妈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也是父母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但福利院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群折翼的天使。在这个大家都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也要让他们感到温暖。”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迈进福利院,看到比我或大或小的孩子,我还是被震撼了。一个2岁的脑瘫儿出生几天就被扔在府西路路边。还有几个患有重度脑瘫的大孩子,都躺在床上或坐在特制的椅子上,生活不能自理。妈妈给他们换上了带来的新衣服。在福利院阿姨的指导下,我喂他们吃了汤圆,很有成就感哟!还有一个与我同龄的孩子,我们相互交流了学习、生活情况。马上成了好朋友。她向我讲述了墙上展示的一排排照片。有不少孤儿被收养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杰西卡约的孤儿被一个荷兰家庭收养。2016年还回建德寻访故乡呢!挺感人的!
让我感动的还有福利院里工作的阿姨们。很多都是义工。他们不怕辛苦,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大都患有脑瘫、唇裂、失语、多动症、孤独症……他们都经历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恶梦,遭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有了福利院阿姨们的无私付出,才让他们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沐浴在关爱的阳光之中。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的收获。我说:“比起他们我幸福得多,起码我有温暖的家庭,健康的身体。我们还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我们要时刻做一个善良的人。培养扶弱济困的良好品质!”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爷爷八岁那年,一只淡绿色的豆娘将他迷惑了。
他先是在菜园的篱笆上,一动也不动,只是当有清风吹来时,才微微颤动翅膀。那翅膀是透明的,上面有网状的花纹,薄薄的,有玉一般的光泽。翅膀颤动时,本来安静地照在翅膀上的阳光仿佛抖动着、跳跃着,这样的亮光反射到空中,篱笆的上方,便一闪一闪地亮。”
如此这般诗意的文字,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曹文轩的《萤王》像一帧一帧充满诗意的水墨画,在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里,我很轻松地便读完了整本书。
《萤王》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诗意浪漫却又充满人格力量的故事:望不到边的芦苇荡挡住了男孩回家的路,5只小小的萤火虫闪烁着、飞舞着,为他点亮了希望的光芒。从此,男孩与萤火虫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出一曲绮丽绚烂的生命组曲。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的魔力,读出了生命的感动。
读了文章,我才真正有所领悟什么叫希望。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也最美好的事物。每个陷入困境的人都希望能够有那么一丝的希望,好让自己的人生不会彻底陷入黑暗中。迷失在芦苇荡的“爷爷”看到的那五只萤火虫就是类似那样一种希望,在陷入绝境的时候告诉你要站起来,在疲累的时候告诉你要坚持,在绝望的时候告诉你要向前……而“爷爷”无疑是那个特殊的存在,他让自己变成了希望。他带着萤火虫出现,把饭豆从漆黑的水中拯救出来。他捍卫着芦苇荡,捍卫着萤火虫,萤火虫落在他的身上,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萤王”。所有的希望也不是徒然的,“爷爷”的希望是缘于和萤火虫之间的惺惺相吸。
我豁然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是生活在希望中的,否则生活就会毫无意义。我已经十二岁了,我的心中有无数个希望。暑假里,妈妈给我买来了滑板,我希望每个周末能玩上一会滑板,在新广场上在初秋的凉风里踏上滑板上上下下放飞自我;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希望我能够独立生活,自觉学习,学习上不要妈妈催促督促,少让妈妈操心,多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希望在学校里专心听讲,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热爱集体,力争做同学的好榜样……
曹文轩的《萤王》,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我会为着一个个美丽的希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