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仰望大树作文6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28

大自然中的生命的奇妙的,它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它是那么的平凡,却不经意间令我惊叹。

寺庙前,左右各有一颗松树,它已经有几十岁的高龄,笔挺的粗壮的树干上仿佛雕刻着这里的故事,我抬起头来,细碎的阳光不断地在厚密的枝叶间闪烁着,仿佛一片黑色的星空一般。

在我的印象中,松树不过就是一颗树罢了,可是在百花残落的时候它却任然高耸,在万物凋零时,它却没有一丝退缩,它没有春天里的桃树争奇斗艳,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没有秋天里迷人的金色外衣。它有的,只是墨色如针一般的叶子,它有的只是本纹中刻着永恒的树皮。

春去冬来,它只曾披着油绿的外衣,它的叶子如同针一般,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尖锐而短小的叶,都在枝干间若有若无的力量让它们向上。松树是笔直的,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任然耸立地生长。当一切绿意都渐渐退出时,它却充满希望。藤蔓以旁出干为美,它却以正直、朴素、坚强为华。它素来以顽强的背后是用多少风雨换来。

冬日里,其它的植物都在严寒的催促下,修养生息,沉沉地睡去,它却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任凭风吹雨打。

当你赞美桃树的美时,是否又为它的零落而叹息,当你夸赞枫叶的美时,它终会落在地下。何时又曾想过,眼前地这颗葱葱绿绿的松?

我抬头仰望着这颗青葱地松树,金色与绿色的幻影在叶间交错从横。我轻轻看灰褐色,记载着冬去春来的树皮,静听着它的故事,空气中满着一阵松树的香气。我仰望着它,如此地平凡却又那样地令人赞叹……

这一方砚、一只羊毫、一块毛毡、一张宣纸永远是我的天地,白纸黑字间,绣出了自己的春天。

还记得早在4、5岁时,便开始练习书法了,那时幼稚的自己,还未真正懂得书法的意义所在,一个半小时的练习,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少不了与同学嬉闹,有时更少不了厌倦。书法却有何意义?我终于在此刻明白了,与其一如好友,相见恨晚。

堆积如山的作业萦绕在人的脑海,杂乱纷呈的思绪仍未褪去,但一切却在执起笔的那一刻飘散如烟。那鹅黄淡白的笔尖一抚触到墨香氤氲的砚,便贪婪地饱吸了墨水,涨的乌黑,在那洁白无瑕的宣纸的底景下,便顷刻间荡漾起一种墨韵、一种心灵上的雅兴,便将一切烦扰抛至脑后。这笔墨纸砚便似一堵无形的墙,使心灵上的净土终于与世俗烟火一刀两断了,留下心中的春天,开始谱写。

挥毫舞墨,提按自若,在一旁檀香的佛韵渲染下,将这心中的春天从盛唐绣到了隆宋。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傲自负,到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淡然闲适,再到陆游“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洁身自好,更到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旷达豪情……一张宣纸,便从书写下的多少诗词中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胸襟与气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缺的不是亮丽的词,缺的却是一颗投入的心灵,在心中的山水写意间,以一幅书法与前人的高尚风雅相会,去从古人身上汲取到真正的品格。“不爱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屋外,是雨打芭蕉,抑或焦阴满地;是熙熙攘攘,还是争名逐利,此刻均与我无干了。一笔落下,倾听春江的呢喃,倾听春风的得意。一提一按,笔墨谱写下枯湿浓淡,中锋,回锋,藏锋,又道出一番处世之道。宣纸上的行楷谱写着前朝风韵、内心的旷达高远,似一道瀑布一泻而下,滔滔不绝,内心的春天,早已草长莺飞、春江水暖……

世俗的烦扰,在笔尖的墨下被点化开来,荡涤走了世俗纷争,也懂得了诗意何在、春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