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每天都有,只不过有的繁重、有的乏味、有的无趣。但我们的作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十分有趣的作业。
那天快到下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花盆罐子和一包种子。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现在我给你们布置一项作业。每个同学回家栽种这些种子,每天观察它的变化,并认真做关于它的变化记录。”说完之后,班级的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我也有些激动,最喜欢这种作业啦!
我回到家,把书包扔在沙发上。拿着花盆罐子和种子,来到阳台。我先在盆子的底部放一些营养土,接着把种子放进盆里,在上面再盖一些土。然后拿着小喷壶撒一些水,大功告成!看着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再看看那盆漂亮的盆栽,心中莫名的自豪。
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天天观察它。可是一次又一次令我失望,小盆在一点动静都没有。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8天,我的小盆栽终于破土而出。我高兴坏了,立马把它记录下了。就这样,我盼望着,盼望着。我每天给我的小盆栽交税,每隔几天施一次肥。渐渐地、渐渐地我的小盆栽长得十分茂盛。
原来坚持会有那么大的能量。一盆小小的盆栽,在我十几天的照料下竟长得这么好。
这一方砚、一只羊毫、一块毛毡、一张宣纸永远是我的天地,白纸黑字间,绣出了自己的春天。
还记得早在4、5岁时,便开始练习书法了,那时幼稚的自己,还未真正懂得书法的意义所在,一个半小时的练习,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少不了与同学嬉闹,有时更少不了厌倦。书法却有何意义?我终于在此刻明白了,与其一如好友,相见恨晚。
堆积如山的作业萦绕在人的脑海,杂乱纷呈的思绪仍未褪去,但一切却在执起笔的那一刻飘散如烟。那鹅黄淡白的笔尖一抚触到墨香氤氲的砚,便贪婪地饱吸了墨水,涨的乌黑,在那洁白无瑕的宣纸的底景下,便顷刻间荡漾起一种墨韵、一种心灵上的雅兴,便将一切烦扰抛至脑后。这笔墨纸砚便似一堵无形的墙,使心灵上的净土终于与世俗烟火一刀两断了,留下心中的春天,开始谱写。
挥毫舞墨,提按自若,在一旁檀香的佛韵渲染下,将这心中的春天从盛唐绣到了隆宋。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傲自负,到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淡然闲适,再到陆游“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洁身自好,更到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旷达豪情……一张宣纸,便从书写下的多少诗词中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胸襟与气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缺的不是亮丽的词,缺的却是一颗投入的心灵,在心中的山水写意间,以一幅书法与前人的高尚风雅相会,去从古人身上汲取到真正的品格。“不爱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屋外,是雨打芭蕉,抑或焦阴满地;是熙熙攘攘,还是争名逐利,此刻均与我无干了。一笔落下,倾听春江的呢喃,倾听春风的得意。一提一按,笔墨谱写下枯湿浓淡,中锋,回锋,藏锋,又道出一番处世之道。宣纸上的行楷谱写着前朝风韵、内心的旷达高远,似一道瀑布一泻而下,滔滔不绝,内心的春天,早已草长莺飞、春江水暖……
世俗的烦扰,在笔尖的墨下被点化开来,荡涤走了世俗纷争,也懂得了诗意何在、春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