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世人须传承
七八岁时,被母亲安排了国画课。小孩子嘛,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学画画一点也不轻松,好几次想放弃,却又说不清怎么还是坚持下来了。不过,我现在却是发自内心地爱上这门艺术了。
喜欢国画,因为它的一笔一勾都刚劲有力,从不拖拉。画山水时,笔上的水不能吸太干,很难控制,如果笔头在纸上稍微多停留一秒,水很快就会浸开,一漫开就会破坏整幅画的构造,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每一笔都要快要有力,亦如人生,不能拖拉。
喜欢国画,因为它拥有严谨的构图,不能随便,不能将就。画工笔时,重要的是用笔的细致和柔腻,一停一提,都有它的技巧和规矩,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地位和意义,烦躁不得,马虎不得。很多时候,错画一笔,错毁一画。这般的讲究,亦如人生,不能将就。
喜欢国画,因为它聚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和智慧。古人有齐白石,今人有徐悲鸿,哪一位不是几近完美地诠释了国画的风韵,中华的风采?我的国画老师常在课上教导我说,国画是门艺术,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艺术!所以,不论多大,学了几年,这一生都必须对国画保留着一颗纯粹的敬仰的心!他说这话时,脸上严肃和语中的激昂我铭记于心。这般的赤子之心,亦如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得记得自己的初心,不能忘本。
学国画七年了,这途中我目睹了太多的放弃,为了学业,为了家庭。因为目睹了太多放弃,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初中了,花费这么多时间在国画上,到底值不值得?这太难回答了。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跟不上了,我在考虑:要不把国画课停了吧,去补补数学。就差一点,我就放弃了,可那时,母亲无意间说了句我终身难忘的话:“国画,需要有人传承。”
嗯,我来传承这门艺术。对国画的喜爱,源于他人,终于自己。
最温暖人心的是亲情,最美好的是爱情,而最真挚的是——友情。
那是一个昏暗的下午,雨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冰冷的寒气迎面而来,天空灰蒙蒙的。匆匆的路人无暇顾及,拥挤的人群没了往日的热闹,让人无比心烦。
孤单笼罩了整个校园,我拍拍小小的书包却不见那可爱的小花伞。我立马意识到了什么,不禁浑身一颤,望望冰冷的雨水,在嘲笑我的粗心。
“让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粗心总是会让我们付出一些代价,我决定迈出勇敢的一步,准备迎接风雨的洗礼。
“咦?”看着呼啸的雨夹着猛烈的风,可我的头上却滴雨未落,仿佛有一朵云彩特意为我跟随遮挡。我疑惑地抬起头,看到了一片蔚蓝的天,天上还飘着几朵“云”。
一只软软的小手爬上了我的肩,耳边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又想冒雨回家,都把我这个结义姐妹给忘了?一起回家吧!”此人与我关系非同一般,“专业”结义,从幼儿园到现在,可谓名副其实的一级好朋友了。她是小凡。
“你——不去上舞蹈课吗?回去可就来不及了?”我一下想起平时无奈匆匆告别的身影顿时疑惑起来。
“嗯,——”小凡愣了0。1秒,“老师有事,今天不上课,嗯,快走!快走吧!”
我们两人在共同的“蓝天”下谈笑风声,仿佛晴空万里,全然忘记了烦燥的雨天,我从心底感到暖洋洋的,小凡仿佛就是给我温暖的太阳。
不知不觉,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狂,闪电也在空中飞速疾驰,雷公公大声吼叫着。这是天在“嫉妒”我们吗?天气的变化本让人颤抖,可我却丝毫没有畏惧感,这可能就是友谊神奇的力量吧!
不经意间,我瞄见无情的雨水淋透了小凡薄薄的校服,脸上也满是晶莹的雨水,不知何时起她已被雨水“清洗”了一遍。
我握住小凡的手,偷偷把伞移向她,让她遮遮雨,我刚一抬头又看见“蓝天”回到了我的头顶,大雨激动地拍打着小凡的肩,我又悄悄借风移伞给她,可抬头之时又看见雨中一片“蓝天”回到我的头顶。
雨越下越大,可我却越来越温暖,小凡在和我不动声色地推伞下送我到家。我伏在窗口却无意间望见了什么——是那“熟悉”的“蓝天”。我猛然醒悟,宁可自己迟到被罚,却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送我回来,不让我淋雨。难道这还不足以表达我们之间浓厚的友谊吗?
友谊是纯洁、纯真的,愿这种纯洁与纯真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