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绕行作文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19

午后,我行走在峨眉山的山径上。米氏山水若隐若现,有如一弦幽渺的琴音。

已是七月份了,可山间的空气依旧轻扬寒冷,须得穿着厚厚的大衣才觉得暖和舒适。树木自由自在地深呼吸,各种树木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抖一抖大衣,便能抖落一地重碧交翠的灵魂。

距离金顶还有一段距离,可我的腿已经开始麻木酸痛。好在山上的路还算开阔,我便忍着疼痛,直行在山径上,想快一点到达金顶。

可真奇怪,为什么其他游人不走这条大路,偏偏要绕行旁边的小路呢?这样想着,身后传来一阵阵木棍敲击地面的“笃笃”声和一声声粗重而有节奏的呼吸。转过头去,还来不及避让,这群人便“笃笃”地从我身旁绕行而过,继续走他们的路。

他们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一个土色的筐子,用灰扑扑的旧布遮掩着里面的货物。那筐子定是很沉的,把他们的背深深地压下去。寒冷的山间,他们也只穿着一身薄薄的棕灰色棉衣,那是深秋的死叶的颜色。新旧的补丁交错,还露出一些棉絮;小腿上红棕色的皮肤没有裤子的遮蔽,像极了巴蜀一带的红土地。每一张面孔,都是满面尘灰,带着烟火的颜色;稀疏的眉毛下,微黄的眼珠上蒙着一层灰色的雾,折射出一个个痛苦而坚忍的灵魂。

听导游说,他们就是峨眉山的背山工,每天负责一趟趟地把几百斤重的建筑材料运到金顶上去,可所得的报酬也只有二十几元,甚至更少。他们,只为了一天劳动后所赚得的钱多一些,足以养家糊口,不得不忍着背上超负荷的痛苦,用快速而沉闷的“笃笃”声,敲出一条通往金顶,通向生活的路。他们的重负太重,我们没有能力背得起这样的重负,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便是绕行,把这条宽阔的大路让给他们,好让他们早一些到达金顶。

我猛然明白那些游人绕行的原因了。趁着下一批背山工还未到来之前,我赶忙加入绕行的大部队里。一些背山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米家霭霭的烟云之中,粗重的呼吸声与木棍的敲击声不绝;还有一些停留在路边,把背上的筐子倚在路边的小矮墙上,让墙来分担一些重负,然后微微抬起酸痛的脖颈,算作是在休息。午后香熟灿烂的阳光在叶片上滚动,风起了,便将阳光浅浅地调洒在他们的脸上,斟在他们的筐子里。他们如同一尊尊立着的青铜像,眼中永不熄灭的火焰里,扬着一丝丝坚忍与希望。他们的存在,式微却又厚重,是这整座峨眉山,整座金顶的底蕴。

深深的竹林里,又传来了一声声铿锵的“笃笃”声与沉重的呼吸声。又是这样的一群背山工,这样一群与石头与土地同色同质的人,仿佛是从太古中走来,走向现在,向着前方的金顶赶去。峨眉山的山路上,中间是这样的一群背山工,两侧是绕行的游人,井然有序地走着,都在向着远方的金顶,向着佛国的神圣、仁慈与悲悯走去。黄澄澄的阳光有意无意地洒落在他们的背上、筐子上,反射出一片玛瑙般的灿烂光芒。就这样绕行着,我仿佛看到他们的背上背的不是筐子,而是一整座金顶;就这样绕行着,我感受到一种值得所有游人为他们绕行的力量,一片生活的希望与佛国的庄严圣洁……

或许,绕行,便是让心灵到达金顶最快的方法吧……

金秋十月,稻子成熟了。爷爷带我来到稻田里收稻子,我兴奋得如同一只小田鼠,蹦蹦跳跳,窜上窜下。站在田埂上,远远望去,那一望无际的稻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

田边开来一辆辆收割机,前面推着一个长满镰刀样尖角的滚筒,张牙舞爪地徐徐前行,发出“轰隆隆”的巨响,真像个“机器怪兽”!机器开动,一排一排的稻子应声倒下,传送带上的稻粒源源不断地淌进大口袋里。

收割机来回收割着,爷爷手搭凉棚眯着眼看着轰隆的机器,满是褶子的脸绽成了一朵花。“孩子,你知道吗?农村人一年365天出劲劳作,为的就是这一刻啊!我们农村人常说一斤米七斤四两水,种这些粮食要落多少汗珠儿哦,可不能糟蹋了。”爷爷弯腰捡起遗落的稻粒,放进袋子里。黝黑的泥土里,时不时闪现一两颗溅落的“碎金”。我不由得响起两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拎着袋子四处奔走,视线在稻茬间、泥缝中来回穿梭,争取让被遗落的稻子“颗粒还家”。啊哈,我眼睛一亮——那儿有一串饱满的稻穗,我赶紧跑过去捡起。不一会儿,我的手上便“硕果累累”,都快捧不住啦!于是,我挺着“啤酒肚”,忙不迭地向爷爷汇报战果。

一天下来,我的嘴唇被野风吹得都快干得蜕皮了,要是平日,我早就撂挑子不干了。可是今天,看着金秋乡野的天空,小山似的稻谷,农民伯伯们忙碌却无比喜悦的笑脸,以及小虫野花,我心中竟升起莫名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