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是泥泞与鲜花交错,�f岩与坦途交织,干涸与清冽交汇。这时纷繁的事物总会令你心生困惑,犹如置身于一片氤氲水雾中,看不清前路,这时便需要我们练就一种“亡羊补牢”的本领,方能迷途知返,才不至于错过人生中绚丽的风景。
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望族,青年时期的他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纸醉金迷,大肆地挥霍着青春与金钱,任凭灵魂在挥霍中糜烂,但,他终究回头了。幸好,还来得及。
如果他没有“亡羊补牢”,或许他早已成为了一具灵魂被腐蚀殆尽的空壳了吧!又哪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些等身的巨著呢?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君主齐威王,登基初期,他昏庸误国,偏信宠臣,险些置齐国上下于水火之中。但幸好,他懂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道理,于是他听了邹忌的建议,修明政治,广开言路,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杨桐,新时代的偶像,几年前的他:抽烟、喝酒、纹身、逃课、打架,顶撞父母,甚至拳脚相向,是十足的“社会青年”,是社会的一颗毒瘤,是家庭的一道难以结痂的伤疤。但幸好,他懂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道理。他参加《变形记》,积极改错,并迷途知返,他把头发染回了黑色,洗掉了纹身,戒掉了烟酒,回到高中,重新复读,最后成功去英国留学。他的伤疤终于结痂了。
是啊,人的一生不可能从未出错,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但好的人生与坏的人生有时就只在一念之差。我们不能避免错误,但我们能改正错误。沿途的风景有旖旎有奇妙,但也从不缺少平庸,可无论哪一种风景,都只有选择正确的路才能到达,这个过程,必定是复杂纷繁的,但无论再怎么纷繁,人都不能失去自己的本心——知错就改的本心。错误并非毒蛇猛兽,能否战胜它,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懂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道理。
所以我们应当学会改错,这样才不至于错过生命中最绚丽的景致,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好的自己。愿你的人生多些“幸好”,少些“悔叹”,因为“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知错就改永远都不会晚!
正午的阳光不同于清晨的温暖,是一种平淡之感,还夹杂着这个城市特有的简单。
爸爸妈妈都去奶奶家了,就留我一个人在家。这种与满室空无作伴的感觉真不好受。
作业已经写完了,时间的流逝也越来越慢了……我像以前一样看着马路上来回的车子,耳机里循环着那些熟悉又珍爱的歌曲。
刚刚好的十二点十二分,最后的一首歌曲刚好唱完。嗯,我是不是该吃饭了?还不饿,但至少得找点事做。
说干就干,拿起妈妈留下的手机,熟练地点开外卖软件。不巧的是,里面没钱了!正当我欲哭无泪之际,突然想到冰箱里还有点菜,应该可以对付这一餐吧。
洗米、煮饭、解冻牛肉,动作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连我自己都佩服自己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好像是弄配菜吧。我仔细回忆妈妈的每一个步骤,对,就是弄配菜。我忙拿出芹菜和辣椒,动手处理,把辣椒去籽后,牛肉也解冻得差不多了。
拈起那块不大不小的牛肉,往切菜板上一放……刀无声出鞘,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困挠着我,那就是肉到底是竖着切,还是斜着切?好像……都可以吧?那还是斜着切吧。
“啊!”一刀下去,肉还未切下来,血就先出来了。那点点鲜红渗过皮肤,晕染了刀面。我强忍着指尖的疼痛,用清水去净洗,不料又打翻了辣椒。真倒霉!只好再重新弄了。这次,我比上一次小心多了,刀锋微偏,指尖紧缩,这样就不用担心切到手了。
呼,终于弄好了,可以下锅了。翻炒了十多分钟,应该可以出锅了……可是,我好像没放盐啦……眼看菜都快要糊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舀了一勺盐,扔进锅里。
菜已经盛好了,看起来还不错。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往嘴里塞,也不顾热气……嘿……又烫又难吃,这味道真是一言难尽啊!
要不去买泡面吧……可是,没钱。要不还是等爸爸妈妈回来再吃吧……可是,我饿。没办法,再难吃,也只能坚强地吞下去……谁叫我自己不会做饭呢。
吃着这如蜡般的饭菜,我一时间愣了神,最后被嘴角咸涩的液体惊醒,然后暗自嗤笑。
做一顿饭明明那么不容易,我却常常抱怨妈妈做的饭不合口味,有时候甚至赌气不吃……可妈妈还是心平气和地把菜热好,等我……
这世界上明明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我却仅仅因为菜的味道而直接丢弃……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群乞儿争抢食物的画面……他们那争先恐后的模样,眼神中流露出的哀戚,都令人难以释怀,就像那雨下过昨晚,无声地牵扯无尽的夜色。
这是我第一次做饭,也是我最后一次嫌弃食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