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学们盼望已久的体质测试终于来到了,我们四年级的测试项目共有4个:50米短跑,座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和仰卧起坐。这其中,我最拿手的项目就数跳绳了,为了这次测试,我白天在学校里练,放学回家后在家里练,别看我的个子在班里最矮,可跳起绳来可是无人能敌的,我要在同学们面前一展身手。
下午测试的跳绳时间到了,我心想:“我一定要稳稳地跳,不能出现意外,以免耽误时间。”我们是按学号分组的,我被分到第四组,这样,我要等前面三组同学跳完才能开始。我边观看着正在测试的同学,边总结经验,一定要绳子不打结,手脚动作要协调。很快轮到我了,走到指定的位置,尽管我稳定了一下情绪,可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只听裁判发令:“预备,开始。”我就刷刷刷地跳了起来。
为了跳得快一点,我采取“飞步”跳法,双脚交替进行,双手迅速摇动,当我跳到100个的时候,我感觉没什么,可到了150多的时候,我已经气喘吁吁了,坚持,挺住,不能停下来。我默默地鼓励着自己,尽管没有之前快,可我始终没有松懈,我拼尽全力,又坚持跳了30个,只听见裁判说:“停。”,我立刻停了下来,实在是不能跳动了,终于可以休息了。当老师告诉我跳了180个的时候,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要知道,男生127个就是优秀了,我能跳180个可是我们班这次测试最好成绩了。
谁说我不是跳绳高手?
古人真聪明,发明了这么有趣的文字。
三岁的我,咬着手指,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哥哥桌前挂着一幅幅美丽的字,心里琢磨着。
从那时起,我对书法就十分神往。常常趁哥哥不在,拿起他那细细的毛笔,沾着墨在白纸上乱画,每每画完,我都成了小花猫。哥哥一见我,一下子便明白了,阴阳怪气的说:“哪只小黑猫拿了我的笔?”这时,我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哥哥就握住我的手,笑呵呵的说:“哥哥教你写字好不好?”我抬着头,两眼放光地望着哥哥,点了点头。
从那时起,哥哥就成了我的第一位书法老师。空闲时,哥哥总是教我写字。每一个字,我都要认真地写好几遍。有时遇到不会写的地方,我就一骨碌跑去找哥哥。认认真真地听哥哥耐心的讲解。听完,我就一笔一划地把字写下来。觉得没与范字一样好,就重写,一直写到跟临摹本上大书法家的字严丝合缝为止。
母亲常说:“哎呦!我家婷真奇怪,怎么做其他事,就没这股认真劲呢?”
时间过得飞快,哥哥一眨眼就进了中学,我也不是以前那个黄毛丫头了。一天放学回家,见哥哥手中拿着卷轴,说是要给我。我欣喜地摆弄着。卷轴一打开,是正楷字,黑和白之间衬托得非常均匀,除了黑就只有白。又是那样工整,我惊讶得合不拢嘴。上面写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看着这一行美丽的字,暗暗下决心也要把字练得如哥哥那样好,不枉费哥哥的希望。
我十岁的时候,母亲为了完成我儿时的愿望,就帮我报了书法班。老师是一个严厉的小矮人,身高一米五七,带副黑框眼镜,喜欢背着手,同学们看他太凶,便悄悄给他取了个不雅的绰号“矮冬瓜”。
于是,“矮冬瓜”成了我的第二位师傅。
在他的教导下,全家人惊讶的发现,我要的字有了巨大的进步,歪歪扭扭的字到现在规规矩矩的正楷。这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次看到我每次坐着几小时的冷板凳,和头上豆大的汗水,手指间还有两个厚厚的茧子。这总让母亲心疼个半死。我倒觉得没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
暑去寒来。几年后,我的作品就可以在溢美童心的比赛中获得金奖了。写几幅正楷字我都不在话下。
这样,我用脚一步一步踏出我的书法之路。感谢那些岁月,练就了我的坚持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