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把钥匙,在人生道路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书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人生的道路;书当然也是一剂药汤,服下它,我们的心灵瞬间光明。
书,是我的伙伴,当我妈妈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时,我的心灵早已被它熏陶。那还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当时我一字不识,只会看插图,甚至连正反都不分,在妈妈的教导下我渐渐地认识了字,并开始看一些绘本,除了简单的字认识以外,大部分还是看图,不过也能了解书中大概内容。后来上了一年级我学会了拼音,便开始阅读带拼音的书籍,如《成语故事》让我首次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来我爱上了一些系列图书,特别是我最爱的《查理九世》,那本书以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和让你永远都猜不到的逻辑思维使我深陷其中。这就是书的魅力,让你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你的心灵得到慰藉。
“书是全世界人类的营养品。”这是莎士比亚对书的评价,书能让我们的心灵看见美好的未来,我一定会让书伴随我的成长。
鲁迅,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撰写的文章充满了爱与抨击。爱,因为他在用心写文章,而抨击,则是因为中国当时被一些反动政府的组织“管理”着。再加上当时的人们对钱、权看得特别重,造成了当时这样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为了替穷苦的老百姓出口气,并且也希望让当时的社会观念有所好转,所以在许多文章中都能感受到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抨击。
原本在我的概念中,鲁迅只是一个作家,和其他众多的作家一样,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但当我读了鲁迅的文章后,我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个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的人,他把自己的大半生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这个民族。他是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但他与别的战士又有些不一样,别的战士用枪弹作攻击武器,他用笔墨将文字控诉深深刻进人们的心田。
在读鲁迅文章的过程中,我渐渐了解并认识了鲁迅先生,并深深为之感动,为之喝彩——先生,你真了不起,你用锋利的笔尖,划出黑暗的一道《白光》,你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惊醒了《彷徨》的国人。
在阅读鲁迅先生的生平中,我知道了鲁迅先生青年时期为了医治人们的病痛,让人们少受病痛,于是出国前往日本学医。但在那里他见到一群中国人伸长脖子观望日本人杀中国人,在场中国人都一脸麻木,没有人愿挺身而出为国人争辩。这件事对鲁迅有很大感触,他作出了一个伟大的抉择——弃医从文,决心用笔来唤醒麻木的国人。从此,鲁迅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之后,鲁迅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加伟大,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