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很喜欢看《中华好诗词-恰同学少年》这个电视节目。这周六正好赶上中秋节,所以主持人一出场就唱起了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歌词来自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他写得非常好。每逢佳节倍思亲,皓月当空,诗人却与亲人相隔千里,独自一个人度过中秋,只能与青天上那孤寂的圆月相伴,不禁问道,为什么与亲人离别之时,却偏偏赶上了月圆之夜?但愿亲人平平安安,虽相隔千里,但能同赏一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千古名句。
一轮圆圆的明月总是会让人联想到月亮上的嫦娥。我们学过一首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在月亮上独自一人,只有烛影和屏风与之相伴,她在深夜遥望银河,一直到快天亮了都无法入眠,想必嫦娥后悔当初吃下灵药,如今只有碧海青天陪着她那颗孤独的心。地球上生活的人们,有亲人相伴,虽然生命有限,但能感觉到温暖,不是更好吗?
诗词大会上有一道题:“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让参赛者猜是什么食品。大家都以为是红豆,因为有一句诗,“此物最相思”咏的就是红豆,结果全选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月饼。因为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主持人介绍,古代人把这当作是零食,每天都可以吃到,到宋代才慢慢发展成中秋节特有的美食—-月饼。而现代,我们能吃到种类繁多的月饼口味,多幸福啊。
清风拂面,一轮圆满的明月嵌在夜空,皎皎月光普照大地,成群结队的人群,相约赏月,那皎洁的明月,映在人们的瞳孔里,也映在人们的心田。美丽的圆月,优美的中秋诗词,陪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特别的中秋节!
经过时间的考验,石墨也可以沉淀成钻石,松脂也能沉淀成琥珀,岩石里的水也可以沉淀成钟乳石,矿物质也能沉淀成翡翠……所有的成功,所有的辉煌,都源于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经受了坚持的沉淀。
我把手中的积木一扔,积木顿时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我也往地上一躺。唉!我怎么这么傻,干嘛要买这么大的积木,买回来了又不会拼,我当时为什么不买小一点、好拼的积木呢?这什么破积木,一点儿也不好拼,当时还不如买一套化妆品呢!我不禁在心中抱怨着。
算了,出去玩玩,待会儿回来了再拼,我还是出去玩玩吧。我一边想,一边走出家门。
我在小区里漫无目的地逛着,突然,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我:一只只小蚂蚁来回奔跑着,正在把一块巴掌大的面包分解成一小粒一小粒的面包屑,匆匆忙忙搬回家中,那块面包在小蚂蚁面前,简直就是一座珠穆朗玛峰啊!这些小蚂蚁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跑回家中,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又来观察这支运输队伍。
啊!从洞穴中又来了一只小蚂蚁,它碰到了自己的同伴,两只小蚂蚁相互碰着对方的触角,好像在说:“你看看,这个大东西我们一定能把它搬回家!”
两只小蚂蚁跑到面包跟前,它们先爬上面包山,用嘴咬一口下来,顶在头上,慢慢顺着原路走回家去。面包山上,还有好几十只小蚂蚁同样在忙忙碌碌。这么大的一座山,蚂蚁们要搬到什么时候啊?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可惜没有面包神来帮忙。不知为何,我却不愿意离开,还是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一分钟,二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巴掌大的面包,居然只剩下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面包渣了。
经过时间的沉淀,小蚂蚁把大面包分解成了小面包渣,这是需要多大的耐心啊!我为什么不能像这只小蚂蚁一样,把大积木化难为易,分成小积木来拼?我连一只小蚂蚁都不如啊!我好惭愧,我好惭愧,我在心里自愧不如!
想到这里,我赶紧起身向屋里跑去。坐在沙发上,我一部分一部分地拼着手里的拼图。终于,二十分钟过去了,我把大积木拼起来了,看着这座积木上那幅完美的图画,我心中高兴极了。
我把大积木拼成了!我完成了我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啊!世间所有的成功,所有的辉煌,都源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