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题记
结识于她,是在那簇簇群花之中。公园中,花朵们争相开放着,互不相让,都想映入人们的眼帘。开满了一路。唯独她,不争不抢,静静地立着,静静地开放着,静静地等待着。在那姹紫嫣红中,我看到了净白的她,她那独特的气息,让我忍不住向前。在那嫩黄的花蕊旁绽放着如小瓷勺般的花瓣,她在向我微笑。在她的身旁,还点缀着如蒲扇般的荷叶,恰逢雨后初停,那荷叶上还残留着些许小水珠,停留在荷叶上,如玉盘上托着几颗白珍珠。她与景相融合,痴痴地望着她,她也望着我。忘了时间……
记忆中的那片荷花,是如此的美丽。
再次与她相遇,是在文学中,杨万里曾说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不正与我看到的那片莲一样吗?品味着,感受着作者当时的心情,眼前又仿佛浮现出那片美好的景象,望着那首诗,那幅插图,心飞湖上。
真正痴迷于莲,是在《爱莲说》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正是莲所具有的形象——永远直挺,不会像他人一样,盲目追求,而她,永不屈污。她不染污泥的表面,正如那些不与世俗合污的君子一样,正直,清廉。我想,就和我看到的那片莲花一样,不和其他花相互比美,而是静静地开放着,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这种默默无闻的精神,吸引着我,让我痴迷于她,钟情于她。
周敦颐,这个“独爱莲者”。那份清正的品质,不和世俗相比,却又心系天下的志趣,就如莲花一般。莲花的美吸引着我,也让我对莲花心生敬意,学习莲花的正直,做像莲花一样的人。
即使岁月褪色,不变的仍是对莲花的痴迷。
亲爱的小伙伴们:
你们好!见字如面。
这封信写于2018年6月7日,此时的我年方12,是一名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现在的我们,有着富足的生活,我们有全世界羡慕的共享单车,有最先进的网络支付方式,有智能手机,我们还有磁悬浮列车。这些,在你们眼中是不是很“土”?经历了17年的沧桑,可能,在你们的世界里,他们都被淘汰了。
而有一种东西,它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依旧灿烂,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文人墨客,他们有些豪放,有些婉约,或许有些人政见不同,但他们留下来的却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古今绝唱。不论是盛唐,还是富宋,中国都是名扬天下的大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可是自从清朝以来,我们就备受别国欺凌,那是“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呐喊,那是鲁迅的口诛笔伐。
但是,中国并没有就此沉沦没落!
我们喊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像是一头沉睡的雄狮,渐渐苏醒。
2003年,杨利伟登上月球,从此中国航天开启了新的征程;
2017年,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独占鳌头;
2018年6月,上合组织峰会在中国青岛召开……
这一件件历史事件,是由伟大的中国人民谱写。和你我一样,他们都是勤劳诚恳的中国人。
遥想2035年的你们,一定过着更加美好、富足、高科技的生活。我们甚至不敢想象那时的中国会富强到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中国精神!那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就是从小事儿做起,或许是栽下一棵小小的树苗,或许是勤恳的工作,或许是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
中国梦,从古到今,从我到你,就是做一个美好的中国人!
希望十八岁的你们能够承接“中国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一个爱做梦的女孩
2018年6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