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时刻,你若从沉睡中顿醒,你的人生,你的世界,一定会因此而不同。
我曾沉沦于轻松易读的小说,深陷在一个个奇幻愉快的故事,无法自拔。有时,我也意识到不对不好,但我的手,总会不受控制地伸向那些封面炫目华丽的小说。
明天吧,明天就看完这本了,明天之后就不看了;可明天总是不停的存在。妈妈苦口婆心地劝我多读些名著传记,我不以为然。
这种日子不知持续了多久,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我读到了柏拉图的一句话:
“人们总是在沉睡,只有哲人挣扎着醒来。”
沉睡!多么好的一个词,它概括了我此前的状况。在那个时刻,我仿佛看见柏拉图携着一把尖刀,顺着梦境的裂缝,狠狠地洞穿了我的灵魂,让我无地自容。
带着穿心锥骨般的钝痛,我开始慢慢重拾那些名著、传记。
在《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我望见了那位貌比潘安的女子令人迷醉的神采;在《论语》“贫而乐,富而好礼”中我找到了自己当有的人生定位。在苏轼悼亡妻的《江城子》中,我能体味那“十年生死两茫茫”哭得不能自已的深痛;吟纳兰性德“一宵冷雨葬名花”,我能和他一同惋惜,一样惆怅。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我认识了伟大哲人心中那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那可以达到公平正义的乌托邦;在杨绛的人生里,我见到了橘红般温暖的敦厚善良;在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中,我明白一个人的自控力是何等重要。……
阅读经典,阅读名人传记,能助你如哲人般清醒,能助你挣扎着醒来。一些书,可能晦涩难懂,但饱含人性与睿智。阅读名人人生,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饱览名篇巨著,了解先贤深切的关注与思考……“假如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这远比沉睡中的梦境更加意义重大。持续地阅读与创作、辨证与思考,会使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充盈着鸟语花香,会让你收获由内而外的美,会让你的人生奔向更辽阔的远方。
青春时光,不能用来沉睡挥霍,这一切,都要由你自己、由你的内心主导。坚定信念,强迫自己丢弃那些幻梦,我不能成为一个装睡的人,任谁也无法叫醒。
在某时某刻,在一个巧合机缘,很高兴我能挣扎着醒来。
我们出生于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在这个高速前行的国家大环境里成长,我们感受到的全都是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社会,甚至是每个家庭都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前行。我们享受着新时代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父辈祖辈们那些艰苦的日子。通过父母与祖父母对我的“忆苦思甜”,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三个时代的巨大差距,简直判若云泥,天壤之别。
祖父对我说六十年前,劳苦的人们只能住在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茅草房屋,忍受着一天三餐不饱,没有东西吃的艰难日子,十几岁的正值上学的年纪,只能在家干活,工资却只有那么一点点。
父亲对我说四十年前,我们生活刚刚起步,温饱虽然得以满足,但还是住着低矮的平房,家里省吃俭用的供孩子们上学,人们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物质贫乏,唯有精神振奋,人们都有一颗对美好未来期待的心。
时间流逝,国家变化巨大,社会变迁日新月异,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也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我们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大房子,有的住进了楼房,华丽的,温馨的,舒适的……各种各样的菜肴、甜点、零食、应有尽有,再也不用担心挨饿的问题了,不仅如此,我们还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我们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着文化知识,娱乐休闲的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旅游观光上网浏览健身运动……
这样的巨变真是让人惊目。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饮水思源,又是谁为我们挖的井呢?
时代的更迭与变迁,需要一辈辈人共同努力,这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做为青少年的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以图报效国家的一辈。我们是必不可少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依托于祖国的稳定,而祖国未来的兴衰与我们的成长密不可分。我们要临摹孔融的谦让之礼,习骆宾王七岁成诗之才韵,闯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英勇作为……有智有谋者,后生可畏也。
随着各个国家的发展,偌大的地球被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小村庄。因为世界虽大,但国与国之间拥有着密切的交流。这也可见出,我们光打造属于自己的新时代还远远不够,跟随世界的脚步,追逐世界的潮流才能更好的发展。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有我们的努力奋进,助力祖国的发展,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