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军训就要开始了,我非常期待。为什么非常期待呢?因为军训可以锻炼身体和意志力。
今天一大早我们从教室走到篮球场,我远远就看见列队在大榕树旁的教官们,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过了一会,教官们亮相了,他们站到升旗台上给我们做了军训内容的动作,内容有稍息、蹲下、起立、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齐步走,看他们做,我觉得好容易呀!
很快,负责我们班的教官来了,他穿着绿色的衣服,胸口两旁都戴有勋章,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军训开始了。教官先让我们立定站好五分钟,五分钟过去了,我腰酸背痛,但我还是坚持着。教官让我们稍息,突然让我们向右看齐,几次下来,我都不知道我是谁了。教官让我们学立正,立正的动作很容易,就是把右手拇指放在食指第二节形成拳头,左手成掌,右手在左手的掌心,脚拉开30厘米,这个动作我做得很好。接下来是练蹲下起立,这个动作和我们平时蹲下有一些不同,先是右脚退后,接着蹲下来,然后屁股坐在右腿上,膝盖不能碰地,最后手放在膝盖上,起立就站起来右脚往前和左脚并列,练了几次终于练好了。然后,教官教我们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这些项目对我们班同学来说非常容易,每次大家都转得对。很快就到下一个项目齐步走,这是最难的,要对齐不能掉队、不能超过队伍,不过我们练了几遍就学会了,我们真是太聪明了。
到了比赛时刻,同学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尽我们的能力做到最好,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比训练时好很多,可是没能拿下第一,但我们没有灰心,我们相信下次一定会表现更好。
在这次军训中,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力,锻炼了我们的毅力,所以我很开心、很快乐。
一到西安之境,坐在“哐铛哐铛”的老火车上都可以感受到西北特有的质朴,透出“大生产”的味道,上个世纪北方劳动人民热情工作的画面仿佛浮现在眼前,耳边也似乎响起声声劳动号子,大与江南地方的温婉不同。时间渐渐地从指缝间溜走,我们结束了颠簸,抵达了西安。
晴朗的天气送出热辣的太阳与乳白的云朵,温暖丝毫不少,舒适的蓝色天空下,火车站旁的城墙显得引人注目。这里看上去很落后?不,在闹市区,西安可是一点不输其他大城市,立交桥,高楼,宽阔马路样样具全。在大唐不夜城,也能看到街边演奏的艺人,给这个城市更增添人文魅力。
但我想,最让这个城市具有吸引力的大抵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和独具特色的小吃了。
当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嬴政的墓,便是宏伟阔大的的气势冲击来,步步挨近,是漫漫黄土浮现,在那黄土中间,便是千军万马排列,俨然整齐,肃穆庄重。众秦俑似乎时刻准备出征,誓死守卫秦始皇。他们身姿挺拔,排列井然有序,一眼望去,军容严整,毫不懈怠。每具秦俑的两只手大多都是一只平张,一只空握,应该是拿着自己善用的军器。有的空握拳的手臂垂直弯曲,应是将手里的武器竖直放在地上,呈站立护卫状。可有的秦俑的头已掉落,这残缺的秦俑在整齐的军队里,略显突兀,却也异常悲壮惨烈。可以看到,秦兵马俑的身体是空心的,每具秦俑的装束都没有太大差别,但面目真如以前读过的文章所写那般,每一具都是不同的脸,不同的表情,仿佛可以看出他不同的心理。但有些秦俑被放在耀眼瞩目的玻璃展柜里,他们的雕刻、制作,更加细致仔细,神态、动作更加清晰准确。可以猜想,他们的身份也大不同于放在黄土俑坑里的士兵俑了,他们是立射俑,武士俑,将军俑等。但在他们严肃专业的神情后却有金属架支撑,在这玻璃后看着这整个构造,却不知为何升起心酸之意。
早在参观秦兵马俑之前,我们就跟随老师学习了用磨具和西安特有的泥制作小型兵马俑。听着老师步步讲解,看似简易方便,但做起来却力不从心,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坏。因此我在未见秦兵马俑真容前就已感受到制作秦兵马俑的艰难不易,在参观如此壮观的秦兵马俑后,更是对古人产生由衷的赞叹与敬佩。
说到西安的小吃,回民街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普普通通的老街,环绕着各类吆喝声,不同的美食飘出不同的香气,使人心醉。两边都是带有年代气息的房子,高高低低,挨挨挤挤,挂着带有镏金大字的牌匾,标着各色小吃名,令人无从下手。回民街北远门尽头是鼓楼,是原陕西巡抚衙门。雨里不失庄重大气。
西安之行转瞬即逝,我们终然离开了古都西安,但了解了从来没接触过的历史与文化,更体会了远隔千里外的西北地区的风貌与人文。可说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