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不说暗话,郭沫若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此话果真不假。
“最后十分钟!”傅老在讲台上催促道。“怎么办,怎么办……”此时的我连作文也还没写完。完了完了,凉拌炒鸡蛋。我不敢相信,回头确认一下钟表有没有出问题,“嗒嗒嗒嗒……”秒针勤勤恳恳地流转,只不过在此时此刻他加快步伐,声音越发急促。我的手心捏了一把汗,还有五行,三行,两行……时间拿着刀威逼着我,我几乎要崩溃在考场。可时间挽弓搭箭,耳边响起“交卷!”傅老大叫一声,组长绝情地将我的试卷收走。哦——不——我的作文还有一行没写,此刻的时间如同一阵龙卷风飞逝而去,卷得我晕头转向。时间拼的就是速度。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那雨水就像羽毛一般轻盈,迟迟不肯落下。室内的我听着无聊的讲座,一千个字,有八百多字都是我听不懂的废话,同样的话重复一遍又一遍,这样的讲座实在浪费时间,可那闹钟却一直帮着老师,对我来说就是煎熬。闹钟走了一圈,可我却觉得走了一个世纪。雨,渐渐变小,变小……窗外的那朵花,好像又绽开不少,那棵树也绿多了,窗外的万物都在变,窗内的时间却走不动,迟迟不肯离去,它那么漫长,漫长……
时间总是待人不平,它仿佛在与人作对。当你快乐时,它便要将时间缩短,当你难过时,它便要折磨你。
在时代进步的大浪之下,语文试题的由易变难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而巨大的阅读量无疑是最好的应对办法。在高节奏、高效率的阅读中,品文,让我成长。
我品文,不论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格列佛游记》,了解作者如何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如何抨击腐朽黑暗的社会,如何在作品中渗透个人色彩。
我品文,文学作品《围城》和《我们仨》让我体会了作者对婚姻对亲人的感情,我从中找我们的共同点,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品文,诗歌《我的祖先叫炎黄》中,“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有一块热土叫君子国度,礼仪之邦”,这样的诗句让我沸腾,也激励着我大踏步向前,为国争光。
从前,我不愿意阅读刊登新闻时政的杂志。妈妈说:“你看别人,都捧着那类书看,你再看看你,就知道看有关文学的书,你要拓宽你的视野,对中考政治有好处。”我置若罔闻,依然沉浸在各类文学书籍中。直到我看到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作者知识面的广泛在字里行间流露,我羡慕这种渊博学识,它让我感到作者写两本厚厚的书都是信手拈来。我仔细地品尝着书的味道,其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各类新闻都在这本书的巨大肚子里。我明白了,只有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使人们为之羡慕,我决定听妈妈的话,阅读素材。在品尝《未来简史》之后,我完成了自己在阅读上的第一次蜕变。
我读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学到了议论的知识。书中谐和的语言,让我再一次深陷其中。书中作者用自己的亲生经历,侧面写出了人性之复杂。我品《自在独行》,我的作文开始纵向发展,我更明白了人性不可言,不可研,亦不可验。在《自在独行》的引领下,我完成了第二次蜕变。
即使是并不很出名的作家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也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书中真实的感情,主人公坎坷起伏的人生,都使我学到了更深的感情描写。由此,我的作文渐渐有了或浓或淡的感情色彩。我又一次完成了蜕变。
我爱品文,宁静的阅读时光如此短暂,我要在这片刻时光中开辟自己的天地,丰盈自己的思想。因品文,我成长。